mm
28回答
我儿子二十三岁自己皈依佛教了。作为母亲,一方面我经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好,让他的人生不快乐。其次,我又觉得他这么年轻就皈依佛教了,他还没有享受人生,他的人生会不会再没有什么乐趣?另一方面,我也不知道皈依佛教是不是一件好事,是不是就此解脱了??我该怎么面对呢?
9温暖
28条回答
理解接纳
这是孩子的选择~修炼心性未必是件糟糕的事情~正向解读
皈依佛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信仰和心灵依托,和享受人生不冲突
从你的描述中感觉到你此时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 有否定自己,怀疑自己,有些愧疚感,还有一些迷惑和不理解,甚至对儿子的未来也很担心。 妈妈的真心不容易呢 我有一个视角,供你参考 稻盛和夫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也就是说其实人生的主线是“提升心性”其他都是分支,而分支是为主线服务的。从这个角度看,其实人生做什么职业,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接受的,你觉得呢? 另外: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心性之学,直接提升心性的一门学问,你的儿子这么年轻,直接走了主线。说不定未来世上就多了一位智慧导师哦
佛陀当年出家,也还是少年,他的父母为他娶妻、给予他皇位都没有留住他,一切随缘吧!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选择人生的权利,他不只是你的孩子,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这个选择不是被逼的,而是他真心想要的,他从中能够更好的找到自我,那么接纳就好,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人生
儿子二十三,昄依佛教,做妈妈似乎是有些疑虑是不是和你曾经对他的教育不当有关?还有担心儿子会不会不快乐。 第一个问题是你自己的,这个部分一方面需要你和儿子做个交流,一方面觉察自己的内疚是什么?孩子成长经历中让你感到遗憾的是什么?这个需要你处理的。 担心儿子的人生这个是孩子自己的,有关他的人生怎么选择这个是他自己的事情。 这么多困惑和孩子交流一下吧!同时做一个自我成长,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乐趣
我们年龄应该相仿,很理解你的心情。如果需要,我等你。
皈依佛教的人很多,但对佛教的理解却并不一定相同和笃定,人有信仰是好事情,慢慢观察吧,过程中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来交流。
或许皈依佛教就是他现在感觉最快乐的事。 你不能替他走他的人生,如果他执意如此,就让他去体验和经历吧。
儿孙自有儿孙福
本焕长老说过一段话,意思是,佛家不是不讲孝,是讲大孝。为国家为众生排忧解难,这是大孝;大孝中包括了孝顺父母的小孝。您并没有失去儿子,而是世间多了一位救度众生的佛弟子,这是您的福报,也是他的福报,更是大众的福报。 当然,作为母亲,您的焦虑担忧不舍,都是正常的情感反应。如果需要倾诉,可以找咨询师聊聊。
41"
皈依不等于出家哦 如果对佛经有过了解后,您的想法就会有非常大的不同了 没有真正看透的人,是不会放下的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您可能对佛教不太了解。本人也特别喜欢学习佛学,您儿子在23岁的时候就皈依佛门,可能是他有慧根吧。您也可以对佛学了解一些,这便于你们之间的沟通。
养儿一百岁,常忧99。家长您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看得出你对孩子的爱护。可是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对他们好就是好。其实要他们觉得好才是好。 这不怪你,人都是这样的。 孩子大了,自己的人生让他自己做主吧。之前有看到过一个新闻,有个北大的数学天才毕业后就出家了。12年后还俗。 什么样的人生他自己去过,毕竟我们谁也不能代替另外一个人过日子。 如果不开心,可以来找我聊聊。
佛在心中不在外面。 可以稍许了解一下,再去和孩子沟通可能效果更好,更能理解到他
接纳孩子
你和儿子对快乐的人生定义相同吗?
人生的目的是让自己在三好的前提下获得快乐满足,假如孩子自己选择符合他自己要求,我们就给他祝福吧!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按照我们的要求走自己的路的。
接纳,祝福!过好自己的生活!
是一时冲动还是考虑好久了?如果一时冲动建议你和儿子沟通一下发生什么事情让他做出这选择。如果已经考虑好久了说明他比较认可佛教了
你好,儿子作为一名成年人,对于其选择父母要给予尊重,感觉在这件事情上会成为家长心里还有一些无法释怀的地方,建议来帮助自己做个心理咨询,舒缓一下。
相关问答
#“不论你是在凡世尘俗,还是在寺院庙宇,不论你是在工作还在在休息,人都不可能获得安宁。只有在灵魂深处,人才能找到安宁。” 不知道你对上面这句话有何感触? 我知道,我在苦苦追寻的便是获得安宁的究竟法。 我知道,在这世上,曾有许多人放弃人生中的一切,只有追寻那答案;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也在寻找,其实感受到痛苦并努力逃离也是生物的本能。 那些已经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如何去解释才更合理? 他和她说得似乎都有道理,但总感觉不够究竟,总有漏洞。 因果、空性、福报,目前是我寻到的答案。我一直在尝试将其融汇贯通,我相信「道」在最底层一定是通的,一定是可以相互印证的,一定是能解释一切现象的,遵照执行一定是能破解当下、未来以及任何众生的困境的。 可是,我还没能做到通透,想要通透,还要一点一点在践行中去校验。 最近接触到的善知识都反复强调,「福报」是一切的根源。 而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培植福报——行善,以及惜福——自省。我的理解是,整体上朝着让自己身上自私、自利的部分逐渐消失,让利他、爱人、慈悲等大心逐渐放大去努力。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我们的本质是一体的,「大我」就是那个真相,而我们的痛苦来自于对此真相的无知。 想要获得究竟的安宁,就要通过修行,历经万千考验,遍历一切经验,让心真正的可以容纳一切。 对,一颗「大心」是我们的目标。 能接纳一切便可得真自在。 今天早晨,我又遇到了不接纳的状态。执著是一切苦的因,越执著越痛苦。我执著于要在安静的环境下写作,执著于享受美好清晨的静谧。因执著而生烦躁,进而身处晨曦中心也难得安宁。这真实莫大的讽刺! 不能放下,不能获得安宁,不能体悟真道,不能融汇贯通,也许都是因为福报不够。 福报是什么?是指心的状态和境界么? 南师说:“福德不够,你怎么修持都是没有用的。我的经验告诉你,真的,多做一件好事,自己的那个智慧,就多开发了一些,道理的功夫’咚’就大跃进,跳一步。我绝不骗你,我自己的亲身体验。” 认识到积福的重要性,从当下就开始一点一点地做起,先从日行一善做起吧! 万行法师说,别以为出家了就很清闲,出家的工作和学习强度应远高于尘世,要有大愿才能进入修行的行列。 真正的修行一定是要不停做事的,入世也好,出世也好,不做事怎么积攒福报?不对境如何知道自己的境界? 真正明白了道理,就会知道,就在当下,就在我们所做的事中,我们每# 10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487146个回答
#人际关系# 1616287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20775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50933个回答
#个人成长# 4559487个回答
#抑郁求助# 325322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00761个回答
#心理咨询# 133882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