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抑郁求助#
361103人参与讨论
唐嘉璘
咨询师
3天前
能量层级决定了一个人的情绪、心理、精神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又影响了人的能量层级,它们相互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能量层级。 如果一个人能量层级比较低,长期处于冷漠、忧虑、忧伤、愧疚等负面状态,就会感到不快乐,这种不快乐并非像抑郁症患者那样持续且严重,更多表现为对生活缺乏热情,做事提不起劲,容易感到疲惫。 心理能量低的成因复杂多样,与个体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从成长经历来看,...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赞
去回答
王洋
咨询师
4天前
一、关于休学: 休学之后,如果孩子状态继续保持,心没有打开,依然对抗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冲突无法面对,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心理灵活度不高。那么即便一年后复学,真的可以面对吗?能顺利适应吗?大环境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休学不等于“暂停键”,它可能成为新的压力源——一年后要面对更陌生的环境、更紧凑的课程,还有他人好奇的目光。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没解决,依然抗拒学校环境、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即便复学,仍然...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1赞
去回答
赵莎莎
咨询师
5天前
曾老师说有一段时间他抑郁了大概2-3个星期,然后去他妈妈家里吃饭,情绪还是处在那个状态中,他偶尔抬头一看,看到了一个垃圾桶,那个垃圾桶上面罩着彩色的垃圾袋,我们一般看见的垃圾袋都是那种深黑色的,就像死亡的那种颜色的垃圾袋,所以习惯性觉得抬头会看见一个黑色的垃圾袋,但是看到一个彩色的,颜色非常的鲜艳垃圾袋,瞬间他就感觉情绪变好了。事实证明哪怕是垃圾袋这样一件小东西,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我们如果不...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2赞
去回答
刘希升
咨询师
6天前
焦点金句55: 当孩子蜷缩在被窝里连续数日不起床,当他们对着空荡的房间无声流泪,当曾经鲜活的眼睛失去光彩,连最爱做的事都提不起一丝兴趣——这些绝非“偷懒”或“耍脾气”,而是抑郁症正在啃噬他们的生命。 那些被成年人轻描淡写为“矫情”“玻璃心”的低落,是他们被绝望笼罩的日常:无法控制的悲伤像潮水般涌来,身体沉重得连手指都难以抬起,明明渴望拥抱阳光,却被无形的枷锁困在黑暗深渊。一句“别装了”“坚强点”...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2赞
去回答
陈磊蕾
咨询师
6天前
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在心境低落 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 、无助感和无价值感,且常伴有自责自罪。 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 ,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无法顺利与他人交流。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 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2赞
去回答
清歌月下弹
15天前
我和老公工作中相识,后母亲因种种原因对老公不满,老公和母亲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且婆婆癌症晚期,所以老公要回自己家定居,我父亲过世只剩母亲一人,亲戚也都在外地,母亲强势,我同母亲一起生活时也有矛盾,母亲身体健康,但她不让我随老公走,说我过去吃苦受罪,这边的房子财产将来也都成别人家的了,留下她自己孤苦无依,一方面老公坚决不在这边,一方面母亲又说我要走了就白养我之类,母亲是火爆的脾气,经常因为这个事说我,...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14回答
9赞
去回答
李有军
咨询师
20天前
1. 突然变得对未来“无所谓”了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感觉—对未来的计划不再感兴趣?曾经设定的目标,现在看来毫无意义了?不再期待升职、旅行、恋爱,甚至连周末要做什么都懒得思考?你不再相信未来有任何值得期待的事,因为你已经在心里认定“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改变什么”。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未来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甚至连思考未来都感到厌烦,这可能就是抑郁的早期征兆。 2. 你变得越来越容易愤怒和烦躁 一些小事都能...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赞
去回答
李有军
咨询师
25天前
1. 书写:把痛苦放在纸上,它就不会那么沉重了。 当抑郁袭来,我们的大脑往往充满负面思维,情绪像潮水一样翻涌,而这些无序的思绪最终会变成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202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进行10分钟的情绪书写,可以有效减少焦虑和抑郁,并提高心理韧性。研究发现,将自己的情绪、压力和焦虑写下来,能帮助大脑理清混乱的思维,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沉浸感,从而降低抑郁,由此可见,抑郁的情绪并不应该被压抑,而...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1回答
2赞
去回答
王冰冰
咨询师
25天前
扳机事件是指触发了人们内心或外在反应的人物、场景、事件、感受、想法或记忆。扳机事件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驱使我们立刻进入默认的反应模式。这些事件由过去的经历构成,可能与我们5种感官(包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中的任何一个相关。
#抑郁求助#
赞
去回答
李有军
咨询师
27天前
第一种性格:过度自责型—把所有的错都归咎于自己,即都是我的错。是我不够好。如果我当时能做得更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种思维模式,心理学上称为“自我归因偏差”,即个体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自身的不足,而把成功归结于外界因素。这种过度自责的性格,正是抑郁症最钟爱的对象之一。 如何应对呢? 改变归因方式:学会把问题的原因分散开,而不是全部揽在自己身上。问问自己:如果是别人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会怪他吗...
#抑郁求助#
查看全文
2赞
去回答
< 上一页
1
...
...
2
下一页 >
共
2
页 ,到第
页
确定
热门话题
#
感情那些事
已有3897335人参与讨论
#
人际关系
已有1795516人参与讨论
#
压力太大怎么办
已有1202506人参与讨论
4
#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已有1033944人参与讨论
5
#
职场二三事
已有387968人参与讨论
推荐咨询师
60"
徐红艳
持证1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 上海
咨询
221
人
评价
65
条
复购
50%
46"
孙荣艳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天津 天津
咨询
37
人
评价
7
条
复购
37%
76"
魏孝琴
持证9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 中山
咨询
260
人
评价
49
条
复购
50%
48"
刘芝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陕西 西安
咨询
390
人
评价
178
条
复购
73%
59"
刘红霞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湖北 武汉
咨询
173
人
评价
14
条
复购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