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
29回答
我们是特教老师,有个同事,特别喜欢证明自己的聪明,我们共同带的学生,我有跟她说过这个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我的手稍微动一下就会躲,有时候身体也会往后倾斜,属于对危险的事情都要提前预防和躲避。我说我以后也会注意多给他安全感,尽量减少肢体的接触或者让他感觉危险。同时也告诉了孩子妈妈这个情况。这个同事就说感觉家里对她有使用暴力,我当时不愿意接她的话,因为我心里知道那是人家家事。后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同事听到这个孩子的奶奶和领导聊天,说到了妈妈对孩子使用了暴力,也就是打骂。第二天就这样告诉我,说你看吧,我就说她妈妈绝对有对孩子使用暴力,还说这样不对,在这里唏嘘,我就气的不行,争论了起来。人家孩子本来也是有问题的,记忆力不好,教了就忘,哪怕是两个单词也是练习了就忘。没有进脑子,为什么就一定要给妈妈定罪,家人们是长期和这样的孩子在一起生活的,会有很大的情绪,打骂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希望孩子变好的人,而这个同事一定要说打骂不对,潜意识她对孩子好,妈妈对孩子不好,真的很搞笑。总是要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各种事情都是自己做的对。我没事,就是想爆出这个同事,解决我的愤怒。不过也想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对于这样的同事我该怎么相处,教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教。谢谢。
14温暖
29条回答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谢谢你
刘云清
咨询师
2个月前
带着觉察。无须代入他人的话入座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对的,我的处理方式其实就是话只说一遍,但当别人漏听或者会错意,我会在心里蛐蛐。但如果次数多了我可能就会像今天这样怼她
张亚庆
咨询师
2个月前
你很希望自己说的话,是被对方听到且重视的,重点不在孩子的问题,而是你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当不被理解的时候,你感到很生气,怎么说对方都不能理解。是这样吗?
带着觉察。无须代入他人的话入座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对的,我的母亲也是爱骂或者打情绪不好,不过我从不理解慢慢过渡到能理解她,而且我有时候也发先现我有时候会克制自己不要像妈妈那样,可是我一旦像我妈妈一样发泄或者说话,我心里反而很舒服,气很顺,会感觉很爽。有时候忍着也是会忍出毛病,所以我觉得我妈妈她在用她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所以这件事情是我在保护我的妈妈还有我认同的东西,谢谢你
对这个同事敬而远之,对孩子无限耐心。
你很希望自己说的话,是被对方听到且重视的,重点不在孩子的问题,而是你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当不被理解的时候,你感到很生气,怎么说对方都不能理解。是这样吗?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生气的点在学生对危险的敏感这件事是我发现并且告知她,更重要的是我告知了她我会以相对稳定的角色,相对安全的角色对这个学生,这句很重要的话她没有听到,她只听到了孩子有下意识的躲闪,避重就轻,所以从她没有认真对待我说的话开始,我就有不满。因为我也在告诉她我的策略和方法,她忽视了我的重点,让我很生气。还一直拿孩子下意识的躲闪做文章。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这块我不是很了解,应该是诊断过,结果我不清楚,没有进入普通小学,所以是在我们这边上课,缓读一年后去普小
郭清莲
咨询师
2个月前
这个孩子记忆力有问题的原因得到过精神科医生的评估诊断吗?家暴对孩子的心身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生气的点在学生对危险的敏感这件事是我发现并且告知她,更重要的是我告知了她我会以相对稳定的角色,相对安全的角色对这个学生,这句很重要的话她没有听到,她只听到了孩子有下意识的躲闪,避重就轻,所以从她没有认真对待我说的话开始,我就有不满。因为我也在告诉她我的策略和方法,她忽视了我的重点,让我很生气。还一直拿孩子下意识的躲闪做文章。
张亚庆
咨询师
2个月前
生气的点在哪里呢?是觉得对方在对你进行否定么?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对的,我的母亲也是爱骂或者打情绪不好,不过我从不理解慢慢过渡到能理解她,而且我有时候也发先现我有时候会克制自己不要像妈妈那样,可是我一旦像我妈妈一样发泄或者说话,我心里反而很舒服,气很顺,会感觉很爽。有时候忍着也是会忍出毛病,所以我觉得我妈妈她在用她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所以这件事情是我在保护我的妈妈还有我认同的东西,谢谢你
张翀
咨询师
2个月前
你生气的点和对母亲的教养方式的态度有关,你在和同事划清边界的同时,其实是在保护自己以及自己认同的东西。和同事相处,教育孩子都不是这件事的核心,是你其实卷入了这件事情,你内心有个情结需要去看看。情绪总是在提醒我们,这件事对我们很重要。
生气的点在哪里呢?是觉得对方在对你进行否定么?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对的,我不愿意站在指责妈妈的角度。当她和我观点不同的时候,我会生气,我想她该像我这样做。可是她和我做事的分格截然不同。让我费解。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谢谢你
刘丽华
咨询师
2个月前
和这样的同事相处会感到生气,因为她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的位置上,把你放在一个低的位置上,她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的沟通模式可能源于她从小被教养的方式养成的,改变她不容易。改变自己倒是可以,多容纳,当然这个也不容易。她说的家暴这个虽然表达方式让人排斥,但是家暴这个事情,为了孩子,你们可以考虑跟孩子的家人沟通,让家人给孩子更多的支持而不是障碍,我觉得你是一个温暖善良的人,孩子有你这样的老师很幸运。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对的,我不愿意站在指责妈妈的角度。当她和我观点不同的时候,我会生气,我想她该像我这样做。可是她和我做事的分格截然不同。让我费解。
张亚庆
咨询师
2个月前
嗨,你好,很高兴在这里和你相遇 从你的描述中,我看到你尝试现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相对中立的位置,不去过多的苛责一方,而是尝试理解他们所面对的困难,不偏执的站到一方,这很难得呢 同事不同的意见,让你觉得气愤不已,很难沟通。你不愿意去站到指责妈妈的角度去评判她,对么? 从事情层面,我想可以做的是,和同事沟通好边界,这个孩子哪些时候是你来带,哪些时候是同事来带,各自负责好自己所带的时间,互不干扰。 在你的情绪层面,同事不同的意见引起了你很多的情绪反应,或许从中可以看看为什么他的话,会带来你这样的反应,你的感受如何,想到了什么?这或许对于你是很重要的。 期待你的回应,祝好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好,谢谢你
王谦
咨询师
2个月前
看得出你是一名非常爱孩子富有责任心的老师,同时也想更好的保护你的学生和他们家庭。对待这样的同事,改变他的认知是非常困难的,你可以用你的方式继续做好工作。同时你的同事愿意和你交流,也说明他想分享他的感受,如果愿意你可以耐心的听他讲一讲,了解一下他这样的背后,目的是为了做什么?是为了证明他的能力?还是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
我就是我
2个月前
是的她想让我跟随她的看法
栾昊君
咨询师
2个月前
,宝,你是感觉她把她的思想强加给你是吗?
,宝,你是感觉她把她的思想强加给你是吗?
看得出你是一名非常爱孩子富有责任心的老师,同时也想更好的保护你的学生和他们家庭。对待这样的同事,改变他的认知是非常困难的,你可以用你的方式继续做好工作。同时你的同事愿意和你交流,也说明他想分享他的感受,如果愿意你可以耐心的听他讲一讲,了解一下他这样的背后,目的是为了做什么?是为了证明他的能力?还是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
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是最难的,对于这样的同事听听就算不接话茬,不必挂心。如果班里有学习困难的孩子作为老师尽心尽力了就好,能看出来您已经在做到一个优秀老师才会做到的——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遇见您这样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福气,谢谢您
嗨,你好,很高兴在这里和你相遇 从你的描述中,我看到你尝试现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相对中立的位置,不去过多的苛责一方,而是尝试理解他们所面对的困难,不偏执的站到一方,这很难得呢 同事不同的意见,让你觉得气愤不已,很难沟通。你不愿意去站到指责妈妈的角度去评判她,对么? 从事情层面,我想可以做的是,和同事沟通好边界,这个孩子哪些时候是你来带,哪些时候是同事来带,各自负责好自己所带的时间,互不干扰。 在你的情绪层面,同事不同的意见引起了你很多的情绪反应,或许从中可以看看为什么他的话,会带来你这样的反应,你的感受如何,想到了什么?这或许对于你是很重要的。 期待你的回应,祝好
自以为是的人几乎很难改变的
和这样的同事相处会感到生气,因为她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的位置上,把你放在一个低的位置上,她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的沟通模式可能源于她从小被教养的方式养成的,改变她不容易。改变自己倒是可以,多容纳,当然这个也不容易。她说的家暴这个虽然表达方式让人排斥,但是家暴这个事情,为了孩子,你们可以考虑跟孩子的家人沟通,让家人给孩子更多的支持而不是障碍,我觉得你是一个温暖善良的人,孩子有你这样的老师很幸运。
特殊教育的老师都是天使,你和你的同事都是天使。天使之间最好能相互理解,好好相处哦同事可能也是想更好的帮助孩子,但她的言行触发了我们内在的一些情绪,想要否定或忽略它。但这其实是我们的功课,需要去面对和成长。如果同事在炫耀自己比孩子妈妈更懂孩子,那是他需要去承担的课题。我建议还是敞开心扉,直接跟同事交流你的想法:听了你的话,可能我的理解有点偏差,但我总感觉有点不太舒服,好像带有一些炫耀的成分。我更希望我们是在真心实意地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而不是在比较或者展示什么。
可以看出你在自己的工作中的认真态度,你告知同事你观察到孩子的状态,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护,你做得很好。后续与同事之间出现的“冲突”,如果你觉得你是能处理的,就很好,否则可以在这里找个人聊聊
感觉你对这个同事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和各种显摆比较反感,所以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你就有很强的对抗情绪,即使知道打骂孩子不好,也会和她提出不同的意见。既然不喜欢这个同事的作风,那就尽量少跟他接触,至于对方说的话,听听就算了,不用再往心里去。针对这件事,同事只是为了证明他的猜测是对,但对孩子并没有实质的帮助。作为特教老师,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也希望有机会能够和父母沟通一下,因为孩子现在的状态,打骂会更加剧孩子的恐惧感和疏离感。
你好!你和同事的初心都是想要孩子有个健康的方式成长。只是关注的点不一样,当关注点不同时会把自己的情绪代入,放下对错停下孩子的事,把自己的情绪疏通。等平静下来看你们的目标。
感觉到了您和您的同事共情到了不同的人,您比较共情孩子在父母,认为对于这样的孩子难免打骂,会比较难以管理,而您的同事共情到了孩子本身被打后的痛苦,认为被打是比较不太利于孩子的一件事情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拍,孩子就进步快,反之则效果不佳。老师做好分内的事就好。如果有余力可以和家长沟通,给孩子一个愉快安全的家庭环境。
你生气的点和对母亲的教养方式的态度有关,你在和同事划清边界的同时,其实是在保护自己以及自己认同的东西。和同事相处,教育孩子都不是这件事的核心,是你其实卷入了这件事情,你内心有个情结需要去看看。情绪总是在提醒我们,这件事对我们很重要。
这个孩子记忆力有问题的原因得到过精神科医生的评估诊断吗?家暴对孩子的心身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
13"
你好,两个老师共同教育一个学生,从描述的内容看,两个老师的理念有一些不同,而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同时能感受到你对另一位老师和对方的某些言行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我个人感觉这些情绪状态需要先得到处理,避免两个人的矛盾激化。
相关问答
#怎么办# 25个回答
#。。。# 14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488226个回答
#人际关系# 1616770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20983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51055个回答
#个人成长# 4561298个回答
#抑郁求助# 325496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00929个回答
#心理咨询# 133920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