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ide
21回答
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朱志慧老师关于婚恋关系的讲座,她提到一个观点。 就是要想得到普世价值观里的美满爱情、幸福婚姻,不是你莫名其妙遇到一个人爱的死去活来然后和对方结婚,而应该把顺序倒过来,你先考虑自己是否要进入婚姻,婚姻于你的意义何在,再根据自己婚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对象,在此指导原则下再去谈恋爱,即恋爱是婚姻的准备阶段,一切恋爱过程中的行动和选择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 我感觉说的没错,但又好像是一个适用性很小众的观点。大部分人不都是自由恋爱然后磨合,之后要么分手要么结婚吗?很少有人像高考填志愿一样先定目标再进行选择吧?除非是大龄适婚男女到了年龄但还是单身,才有可能先去考虑这个原则和目标再进行恋爱吧…
21条回答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朱老师要强调,婚恋观教育的重要性了吧。 现实生活中,给孩子进行婚恋观教育的组织机构或者观念,都还远远不够呢
人生百态,吾之蜜糖,彼之砒霜,观念和诉求不同,选择也天差地别,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在适合的年纪选择适合的婚恋就好了,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对于别人的选择,表示尊重就行了。
你还没完全理解朱老师的话。
所以最好是有机会能够早恋。早恋的练习练习的练,早练。 爱,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个课题,是最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如此的纠缠和亲密,但这个对象又并非我们与生俱来的亲子关系那么理所当然。 所以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有一些练习,也需要进行一些学习。这个学习不管是系统的正式的学心理学还是在生活中去学习,去提炼,去反思总结。 所以需要我们做一些准备,我们基本的身心健康,基本的成熟,可能我们才能够把握住一个好的对象,这就是所谓的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也和我们的运气相关,因为爱情是双人舞,我自己做好准备了还不够,还要看对方这个他能不能到来。来的这个人是给我爱还是给你创伤。所以甚至有观点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总之婚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值得我们花时间在咨询室里面去和咨询师讨论。
我个人的观点是并不小众。 恋爱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成家,即成为家人,成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堪比血缘关系的家人(姻亲)。这是婚姻的真正本质。
你说适应性很小众是对的。她的观点需要有一个能力的支撑——自知之明,也就是对自己内心的洞察能力。可是普罗大众都是盲目居多,凭感觉做选择,爱的莫名其妙,恨也是如此。
每个人对感情的需求不同,找寻你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就好
理性和感性都要结合,但大多数女孩子会在感情婚姻中更感性
专家的观点只代表她的理想主义,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的婚姻观。你有自己的想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79"
婚姻和爱情,是人生的一种体验,
19"
也许正因如此,离婚的人才很多吧。
可操作性如何呢? 带着觉知去生活,不仅仅是针对恋爱哦
恋爱可以随便谈,婚姻确实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