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游
18回答
说勤能补拙,我很勤奋啊,说态度好学习能力可以培养,我也态度好啊,可是为什么自己一直没实际性进步,为什么?不是说人与人智商差距不大吗,为什么那么努力但看不到进步,让我联想到命运,难道都是注定吗。可我不相信,可现实给我狠狠一巴掌,现在的我感受到挫折,也感受到了自己负能量,还能如何努力呢……
11温暖
18条回答
看到了勤奋,努力,会有一些沮丧!你了解自己的特长或优点有哪些吗?
具体是什么能力差?缺啥补啥!你知道自己的能力短板是什么吗?知道如何提升能力吗?
人和人智商差距不大,但学习能力有差距的。想聊聊可以找我倾诉
智商差距的确存在,但它并不是唯一决定一个人能力和成功的因素。除了智商,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情商、创造力、坚持力等也会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影响。重要的是,不要过分与他人比较,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注定与命运这个观点可能会让人感到沮丧,但请记住,你对自己的命运有一定的掌控权。你可以选择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以及继续发展自己的态度和行动。自信、积极地对待自己,并寻求支持和指导,这些都是助你走向成功的关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FYI
虽然不确定您的能力标准评判是怎样的,但是量变引起质变,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还容易引起对自己的怀疑,坚定信念,心存希望勇敢向前。
我们不在半路上讨论成败,将勤奋坚持下去,就会看到进步。
多一些自我认同、自我肯定,再多一些自我接纳、自我宽容,感觉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勤能补拙指的往往技能训练,你现在是学习文化,若是应试教育,还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来弥补勤奋无法达成的提升要求。
拼尽全力努力后,却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这样大的落差,大部分人都会感到很挫折的。
相关问答
#tedt# 5个回答
#我今年24已经成人了,不在是父母的小孩,需要父母养了。但我从小和爷爷奶奶长大,爸爸娶了后妈,我亲妈跑了之后在也没回来,我也没外婆,上大学才去了后妈和爸爸家。我爸爸平常工作。晚上下班睡觉玩手机回后妈房间和我交流少。总之就是从小没建立起感情,没有太多的交集 我看到我爸借给邻居那么多钱 我后妈的姐姐。她姐姐的儿子要娶老婆了,需要买房。来我家借钱,然后我爸也借给了好几万 我气的是我现在不优秀不好。从小到大一个班都没报过。更比不了后妈和爸爸的两个小儿子。她俩从小在父母身边,还有从小一直报班 我气的是自己的女儿不上心。不投资。不培养。还是原地踏步,就从来没为我考虑过,从来没想着为自己女儿做点什么,是都帮了外人。对外人都那么好,对我却从来没问过。每天只过和后妈的生活,我好像没爸爸一样,我只是看着她们,自己一个人孤独的摸索,不管是后妈还是爸爸都不会对我投入。只想着忙着她们自己的事。 就像后妈的姐姐一样,还有邻居,外人都可聪明了。都想着考虑自己的儿子结婚借钱帮助。邻居发展自己。可是看那些外人越来越好,我爸却没看到自己家女儿一点都不好,很困难。不会问。也不会指路帮忙,重点培养我 两个儿子有后妈培养,而且从小生活,一直报班,而我没那个优势。高中毕业下来上大学说是已经错过了抱班的时间了。已经长大了不能问父母要钱,让自己工作了自己赚钱报。说她们压力大,后妈说你们能自己报,弟弟还小。# 8个回答
#不同,花期不同,开花结果时间顾然不同。 所以,人生,即使我们是谜者也别懊恼,因为,我们是在不同时期开花结果的树。 这一生,顿悟,或许就是在某一瞬间,我们从谜者成为了觉者。 有人说: 顿悟,我们只能从内在的力量去出发,但是一定会有一个外在的事情让我们恰好碰上了,然后那个外在的事情撞上了我们的心扉,我们就突然开窍了。 可能,我们很多人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了很久的事情都没有想明白,然后,突然有一天,我们蹭地一下领悟了。 顿悟虽然是一刻的,但它可能经历了无数的磨炼。 人生,顿悟的底层逻辑是我们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当理论与现实结合时,我们的潜意识的信念会发生变化,我们才会恍然大悟,而这个过程就是顿悟。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总是在经历一件事情之后,突然长大了;我们很多人,总是在经历一件事情之后,突然看清了某个人;我们很多人,总是在经历一件事情之后,突然对一切都释然,一切都放下了。 人生,顿悟,或许,只需要一刹那,但那一刹可能就是我们人生的拐点。 人生,有了顿悟,我们的心情会变得平静而柔和,仿佛生命被激发出来无限的能量与幸福。 人生,当我们顿悟之后,我们内心会变得强大。 佛教中有一种修行法门就顿悟。 顿悟,总是在一瞬间,于是看穿,于是成长,于是放下,于是醒悟。 感恩你们,感恩一切,感恩善良。# 9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488984个回答
#人际关系# 1617082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21122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51132个回答
#个人成长# 4562553个回答
#抑郁求助# 325575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01033个回答
#心理咨询# 1339429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