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菜
14回答
1. 父母的溺爱 是爱吗? 我觉得 不是 只是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投射到孩子身上 你说呢? 2. 为什么作为孩子感受不到所谓的父爱母爱 但是家长却一昧认为这就是爱你 比如说 一边给予你满足你的要求 一边说恶毒的话态度极其恶劣 冷漠 然后孩子只记住了父母丑恶的嘴脸 父母只记住了自己的牺牲奉献
9温暖
14条回答
溺爱,不是给孩子风雨,让孩子了解社会的复杂,父母的局限性。 溺爱是,不让孩子经历风雨,把孩子养成温室的花朵,以为人间,处处是天堂。一出社会,却处处碰壁。
1.溺爱是爱的一种,是不会爱的爱。 2.孩子感受不到爱,是因为父母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去尊重去理解去认可,可能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他和孩子发生的都是“我和他”的关系,没怎么用心的发生“我和你”的关系。
溺爱,是父母把那个需要关爱宽容的弱小的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会没有原则的的宠溺,本质上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并不是爱
你说得对,溺爱不是爱,是打着爱的名义的控制。
你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似乎爸妈并不能接受你想要的,他们还停留在他们想给什么上。
你的觉察很对,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是平等的,有些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把自己以为对的强加给孩子,这种爱其实不是爱,反而是孩子的包袱和负担。
第二个问题洞见的很深入用对方需要的方式表达爱,而不是用自以为好的方式强加于人。
溺爱也是爱,只是过头了,不是正确的爱,确实是投射了内心的缺失
63"
你好,第一个问题,我感觉溺爱是一种过度的爱,这就像是一种超过需求的合理满足,而导致孩子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是亲子关系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孩子无法感受来自父母的爱,我感觉这是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问题,当孩子在与父母交流过程中经常的承受负面情绪状态,就有可能对良好的情绪体验减少了关注,大部分的感官感觉投放到了痛苦的情绪之上,同时也说明父母并没有对孩子的感受给予关注,甚至是忽略了。 建议重新解读亲子关系问题,对孩子和家长进行咨询调整。
人有动物性的需要,也有成长反思的动机。 前者只需要跟随本能,但后者需要付出成长的努力。 “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因此有类似的说法
溺爱是满足父母的需求,宠爱是满足孩子的需求
爱是真正看见对方而不是只看见自己
爱是无条件接纳和包容,爱是让人舒服的温暖的!如果不舒服有可能确实不是,打着“爱”的幌子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相关问答
#最近又吃了大苦,悟出挑伴侣怎么挑,人无完人,你可以容忍一个习惯不好的人,你都千万不能容忍一个人格特质不好的伙伴或者伴侣,因为一个人习惯不好,例如满屋子抽烟,满屋子烟雾缭绕环境不好就是极限了,例如不爱干净,乱七八糟,无非你干或者找个保洁,你收拾一次骂一次,例如一个人不怎么说话,你心里骂千万遍这是个哑巴,三棒子打不出个屁来,充其量也不过如此… 但是你要是选个人格特质不好的,例如胆小,自私未必胆小,胆小必定自私!平时不遇见大事,你觉得胆小没啥,谁没个缺点,但等遇见大事那天你会惊讶的发现,他钻到桌子底下尿裤子,也会把事推给你,因为已经吓尿了,胆小连着自私,你不抗谁抗? 例如没有责任,不遇见事,你也看不出来,觉得可能那是粗心大意,等到遇见大事你会有个惊喜,一样的,房子塌了,他躲在桌子底下耍手机,你也得把房梁搭你肩膀上,把房子重新盖起来,因为他觉得那是你的责任… 例如窝囊,还是那句话,你不遇见事,你可能觉得窝囊就窝囊,最起码啥都听你的,但是当你遇见大事,窝囊的人肯定不会护着你,他不敢! 例如懒惰,你平时觉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稀里糊涂过吧,等你家徒四壁的那天你试试,不到走投无路那天,他可能都不会出去挣一分钱,他怕把自己累坏呢… 所以,一个人的习惯不好不可怕,人格特质才是难改的!因为,狗改不了吃屎!你品,你细品!# 23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488171个回答
#人际关系# 1616727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20967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51045个回答
#个人成长# 4561197个回答
#抑郁求助# 325483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00922个回答
#心理咨询# 1339186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