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ke
16回答
我想指责很大一部分的心理咨询师,收着钱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甚至方向都错了还在做指导。既然自己无能就不要收钱,不然就是消耗福报。 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我都不知道原来心理咨询师能力那么弱!首先说明我非心理咨询师,今年我帮助几个人做咨询才发现,我半小时就让对方思路清晰,行动明了,其他咨询师几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三十分钟改善,有当天回应我改善的,有几天之内回应我改善的,那些收钱给这几人做咨询的所谓老师是不是该被骂?!这样的人收着钱不觉得良心不安吗?究竟是咨询师只会单一化的专业还是只会专业的公式化?拿别人的痛苦来练手的吗?拿别人的时间与金钱来赚生活费的吗?我觉得虽然咨询师有强有弱,但是应该统一到如果一周都不了解对方的根源,一个月解决不了问题还收个毛线钱呀?!解决不了问题还收钱不觉得心里有愧的吗?! 心理咨询师真的只是缓解当下情绪的吗?其他能力都没有的吗?根源抓不来的吗?方法单一、公式化的吗?只会考试不懂生活的吗?是只考虑收费不考虑成果和成功率的吗? 心理咨询师们,该反省了!
16条回答
胖胖
18天前
能指导吗
很佩服你的咨询的咨询能力,共勉学习。
朋友,我非常敬佩你!非常欣赏你!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有价值的动态~
第一,职责有用吗?这就是国内的现状,所以,国家才取消了国考,想想为什么。 第二,没办法说,你改变不了别人的,很多人以为考个证就可以了,有资质给别人做了,事实上很多都是误人子弟,自己问题很大,还给别人做,所以,来访者选择咨询师要慎重。 第三,对于没有能力的咨询师,我们不做评论,作为咨询师,自己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即使做了,对他人,对自己都不负责,后果终究会有报的。 第四,咨询没有规定的时间,什么一周必须有效果,不是怎么去评定的,也没有什么成功与否,这个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这就和买卖一个道理,双向的,所以,来访者也要擦亮眼睛去选咨询师,不要被割韭菜,不要被蒙蔽。
谢谢你的分享。对不专业行为应该批判促使行业进步。但心理咨询因个体差异,遇到与你气场锲合的能快速共鸣,相对容易解决。而有的因性格,改变意愿等因素就变得很棘手。其次流派不一样,咨询师选择方法与来访者不匹配,可能影响进度。最后大部分正规咨询师受行业伦理规范约束,努力为来访者服务,虽有个别不称职现象,但不代表整个行业。
哈哈,心理咨询师他还不解决问题,他只帮来访挖掘资源,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对齐期待多么重要
谢谢你的感悟,我会不断反省。 你可以试试做一个专业的助人者?
你说得对应当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也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匿名
19天前
你们知道我说的问题在哪儿吗?我说咨询师是在用专业知识做事,然而人是复杂的不是按照专业知识生长的,人是有情感的,再专业也是机械的。你们做咨询时有没有把握让来访者一个月产生大的变化?如果没有这个把握就该反省了。
你可以尝试收费咨询~
匿名
19天前
你们知道我说的问题在哪儿吗?我说咨询师是在用专业知识做事,然而人是复杂的不是按照专业知识生长的,人是有情感的,再专业也是机械的。你们做咨询时有没有把握让来访者一个月产生大的变化?如果没有这个把握就该反省了。
你说得没错,心理学进入中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从历史来看,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鸦片战争后,西方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直到1920年南京东南大学设立第一个心理学系,为中国心理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虽有发展,但也经历了低落、停滞等阶段,直到改革开放后,心理学研究才逐步规范化、专业化。 目前,大学心理学专业虽在不断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全国共有70余所本科高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本科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点共411个,然而,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理论创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学术影响力上还需进一步努力。此外,心理学专业教育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 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心理咨询师未经过系统学习。心理咨询师培训随着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心理咨询服务需求的增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行业供应企业已经超过一定数量,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社会对心理学的认知不足,很多人对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缺乏了解,这也使得部分心理咨询师在未经过系统学习的情况下便进入市场,影响了行业的整体质量。因此,选择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首先要找到专业的平台,因为平台会帮助来访初步审核咨询师的资质,其次要了解咨询师的擅长领域以及流派,通过交流关注个人感受包括语音上的默契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匹配到适合自己的咨询师,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最终希望心理学能够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你好,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有各种类型的,有些问题清晰简单的确实会很快得到改善,而有一些意识混乱、防御机制强的,就会比较麻烦,而作为心理咨询师也有擅长短程咨询的,也有喜欢做长程咨询的,建议是双方在建立咨询关系时相互匹配和认同,我是这样理解的。 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有一些咨询师确实是违背了咨询伦理规范的,在情说平台上经常被解除合作,我也是深以为戒,如履薄冰。
你半个小时就可以让对方思路清晰,行动明了。你用的什么方法呢?我非常想请教一下。
ihii
19天前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