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刘淑珍
问
看“甄嬛传”,皇后说:“皇上,臣妾就是做不到啊!”是啊,皇后道理都明白,可是就是做不到啊!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内心的冲突,来自于知道,道理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其实,知道-做到,中间隔着 一段距离.意识-潜意识,中间需要一段连接的桥梁. 此刻,我站在桥上,向你伸出双手,你愿意拉着我的手,我们一起面对困难,走过黑暗,朝着光照来的方向走,让爱在心间流动!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期待~~~#
#内心的自由#
#好的生活需要努力,但不要太用力。#
#刚入住情说,特惠一个月#
#顺应本性发展#
#认真做一件事#
#我们每天会被欺骗多少次? 答案:10-200次。 其中最可怕的是自我欺骗。 自我欺骗其实来源于“认知失调”,即当我们的自我认知和我们的行为、或者他人的评论产生矛盾时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 当自我认同感收到威胁时,我们会特别积极地通过最快捷的合理化或否定化来平息令我们感到不安的证据。 比如说,我认为自己一直生活健康,当同事指出我喜欢吃油炸食品对身体不好时,我可能会极力否认“没有啊,我很少吃油炸食品的。” 我们一生都在为自己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让这样的小事危及这一点是可耻的。 我们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技能和决心,然后把失败归咎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 因此,我们对“认知失调”的默认反应是合理化和否定化,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自我辩解”让我们跟特定的“自我形象”相吻合。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这么做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谎言会催生更多的谎言。对于我们说的真话,我们不需要再做多余的工作,但对于谎话,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圆谎” 合理化和否定化维护了我们的“自我形象”,但却以欺骗自己为代价。如果不了解我们的外部行为与我们的内部愿望不符这一点,我们就没有动力改变。我们自己也会重蹈覆辙。 当然,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倾向,并努力正视自己的问题。#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那只是人们头脑里的向往而已#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虚假自体”(false self): 真假自我,是从婴儿期就开始构建的。当养育者愿意以婴儿为中心时,婴儿就会开始形成真自我;当养育者要婴儿遵从养育者的意志时,婴儿就会构建出假自我。 如果妈妈足够敏感,当婴儿饿了能及时喂奶,困了安抚入眠,尿了及时换尿布,能同频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爱孩子如他所是。 婴儿的需要被及时满足,孩子便能发展出“真我”。 在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中,如果因为他表现出真实自我而得到关注、重视和爱,就可以顺利发展真我,人格可以更加健康。 反之,如果他只有成绩好、乖、坚强才能得到养育者的赞赏时,为了得到关注和爱,他只能顺应环境,被迫服从,逐渐发展出虚假自体。 久而久之,身为成人的我们,也将“妈妈”移情到外在其他权威角色——社会、领导、公众、伴侣身上…… 我们为适应外在评判标准,习惯表演出一个令人喜欢的面向,就活成一个虚假自我的人格面具,而不是一个真实的自我。#
#放空与不放空的状态下旅游,感觉很不一样。前一种是能够感受文化气息下的氛围和愉悦,后一种感受到的是热闹和放松。你的感受如何?愿与君探讨和分享。#
2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759420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35840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75392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11702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76204个回答
#个人成长#
5112878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0142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47808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52768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27138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38"
金惠书
持证16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 营口
咨询
381
人
评价
134
条
复购
67%
28"
刘越
持证7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湖南 长沙
咨询
97
人
评价
19
条
复购
47%
16"
庄婕
持证15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江苏 南京
咨询
113
人
评价
31
条
复购
57%
39"
王兆芳
持证13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浙江 宁波
咨询
140
人
评价
19
条
复购
35%
14"
李焱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 沈阳
咨询
301
人
评价
52
条
复购
4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