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谷振强
1回答
问
毕淑敏曾说:“亲近地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往方式。” 有事常联系,无事各自飞,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也不贸然插手别人家的私事儿。 要知道,适当的关心,给人温暖;过分的热情,令人厌烦。 关系再亲近的亲人,交情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完全的亲密无间,要给彼此留一线余地。 有点距离,相处起来才不费力。
3温暖
写回答
提交回答
1条回答
相关问答
#保持清醒,活出自我,这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一种坚持。#
#每日正念冥想打卡#
#聚焦点不同,所以无法同频#
#试着再坚持一下#
#好的倾听体验#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每日心❤语#
#跟雨伞学做人,跟雨鞋学做事。#
#亲子动力 part 2 一般来说,我们能接受的是,我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我的方法不对,造成了一个不好的结果。 而不能接受,因为我们过去的某些经历,所以我们需要孩子跟我们对抗,变得无能,更别说厌学,退学了。 这两种想法的差异是什么? 就像盖房子,倘若根基是歪的,这个房子盖上去就很容易出问题。如果我们觉得是材料出了问题,我们就会更换材料,但是因为根基的问题一直在,可能用了别的材料之后,房子可能还是会歪,会塌。 这也是很多父母,试用了很多办法,现状依然如故的原因。 因为没有涉及根本。 我是为孩子好的这种想法,使得即使我们下意识地逼他不学,让他挫败,让他觉得自己学不好,也不容易被发现。更何况我们也会努力改变,这个过程也是饱受痛苦。 这不仅掩护了破坏性的行为,更会把我们和孩子互动的真实意图藏得越来越深,从而给改变带更大的难度。 因为需要被改变的东西,都被深埋着,就好像不存在一样。就像那个妈妈想把孩子留在身边的意图,藏得非常深。#
#积极的自我暗示#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754185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33704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74396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10791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75790个回答
#个人成长#
5101617个回答
#抑郁求助#
349741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46840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50430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24856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41"
马頔
持证20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 上海市
咨询
103
人
评价
48
条
复购
66%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黑龙江 大庆
咨询
286
人
评价
293
条
复购
73%
53"
朱艳秋
持证12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吉林 长春
咨询
310
人
评价
446
条
复购
69%
60"
薛梅
持证9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省 大连市
咨询
233
人
评价
181
条
复购
75%
46"
孙荣艳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天津 天津
咨询
14
人
评价
1
条
复购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