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心理健康是一个良好人生的基础:我们或多或少都同意这一点。不过,心理健康究竟多重要?看看这些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就知道啦。
1. 身份认同:我是谁
当一个人能说出“我热爱绘画但厌恶社交”,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如同为心灵搭建坐标系。稳定的身份认同让人保持判断力,在群体喧嚣中听见自己的声音。那些容易被他人评价左右的人,往往缺失的正是这份对“我究竟是谁”的笃定。
2. 自我接纳:我不错
承认“我反应迟钝但思考深刻”,这种非批判的自我凝视,本质是一种整合良好的内在关系的外在表现。当一个人能笑着说出“这就是我啊”,他不再为掩饰缺陷而内耗。
3. 自我效能感:我可以
这种根本性的能力信任,决定了个体与世界的互动模式。自我效能感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过往经验建立的神经记忆。
4. 抗挫败:失败没关系
抗挫败能力的本质,是核心自我已经形成,自我价值不再跟具体的事件捆绑。因此个体非像玻璃般一触即碎。
5. 长期目标:我想要什么
面对短视频诱惑,选择翻开书籍的人,并不是依靠巨大的毅力。拥有长期目标是稳固的自我意识的特征。
6. 坚韧:持续的努力
成熟自体心理能量像可持续能源般循环再生。而人格脆弱者只能努力一次,无法积聚持续努力的力量。
7. 自主:这是我的事,跟你没关系
在母亲“考公务员才稳定”的劝说中坚持自己,自主性让人生的选择始终握在自己手里。
8.信任:你是可靠的,我们可以合作
当合作伙伴忘记回复时,有人立即脑补背叛剧情,有人则主动沟通——信任能力本质是内心良好关系的激活。
9.人品:保持真诚,不侵害别人
当人格足够成熟,人际关系就从“索取“转换为”互惠“和”利他“,不是占领高点或者讨好,而是从他人的快乐中体验自己的幸福。
10.人际关系:平衡,独立,关爱
健康关系像两棵相邻的树——根系各自独立,树冠却在风中彼此致意。
11.情绪管理:看见并接纳情绪
健康情绪管理如同经验丰富的船长,不会试图平息风暴,而是调整风帆与风暴共处。
12.灵活性:应事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认知弹性让大脑学会变通,绕弯,停顿,发散,重组。
心理健康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幸福、成功需要的品质。它们看起来是需要逐个击破的,实际上都来自于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则来自看见,接纳和理解。在心理咨询这几年,我的这些品质都在自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