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英
1、会听。 这当中包括积极关注、倾听、共情以及阶段性的总结。 2、会说。 咨询师跟你说话的过程中就是不断的在你身上淘宝,不断捕捉你的亮点,不断总结你说话的要点。 3、会断。 就是要对来访所表述的问题,能做心理学的归纳,总结来访者在阐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能发现他的认知误区,非理性思维,然后在他身上淘宝,帮助他遇见未知的自己。 4、会做。 就是意味着咨询师要用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的流派与技术来引导来访者成长。
1、会听。
这当中包括积极关注、倾听、共情以及阶段性的总结。
2、会说。
咨询师跟你说话的过程中就是不断的在你身上淘宝,不断捕捉你的亮点,不断总结你说话的要点。
3、会断。
就是要对来访所表述的问题,能做心理学的归纳,总结来访者在阐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能发现他的认知误区,非理性思维,然后在他身上淘宝,帮助他遇见未知的自己。
4、会做。
就是意味着咨询师要用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的流派与技术来引导来访者成长。
相关问答
#希望——为孩子成长指明方向 家庭教育不能停留在对孩子需求的满足之上。我们还需要对孩子有要求,把他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和有用之才的过程中,肯定是第一位的。但仅有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孩子提出我们的希望,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方向。 对于一个粗心的孩子,你希望他细心一些;对于一个写作业拖拉的孩子,你希望他完成作业及时一些;对于一个缺乏耐心的孩子,你希望他多一些耐心;对于一个胆小的孩子,你希望他勇敢一些。这些希望都反映了孩子成长的方向,也是他成为社会的人、有用的人的必修课。 只是对于家长而言如何表达希望却是大有学问。如果期望表达的方式不当,就变成了对孩子的否定。例如,你有一个活泼的孩子,你希望他安静一些,你告诉他说:“你安静些好不好?”或者“你能不能像某某一样安静地坐在那里?”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孩子会认为:活泼好动是不好的,那个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的某某是好的,自己是不好的。这样一来,家长的希望就变成了对孩子的否定。其实家长并没有认为活泼是不好的,只是孩子过分活泼,而希望他适当收敛一些而已。 家长需要注意一个原则“表达希望应当肯定在前”。就是你向孩子表达希望的时候,应该先肯定孩子然后再来表达对他的希望,这样就可以避免他把你的希望理解为对他的否定。例如,遇到上面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说:“小孩子活泼一些挺好,但如果你在必要的时候让自己保持安静就更好了。”这样的话,既对他的活泼保持了肯定,但同时也告知了他努力的方向——必要的时候学会安静。#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918006个回答
#人际关系# 1804149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206604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9451个回答
#个人成长# 5463157个回答
#抑郁求助# 362809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74670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26086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