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燕
成为一个清醒的思考者(下) 8,随时在收益和代价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在个人层面上,考虑机会成本就意味着我们无论决定做哪件事情,比如去看电视,其实都是在占用原本可用于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比如做一顿美餐或陪孩子出去骑单车。 9,设想你的决定可能会被他人抽查:如果人们要给自己做出的答案说明理由,他们就会比那些不做这方面准备的人们显得公正客观。 10,和自己保持距离:我们的大脑对于远近的考虑机制几乎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近,是明确具体的概念;而远,则是抽象的概念。非理性行为通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消散,而要做出复杂的决定,则需要我们留出足够的时间仔细斟酌,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11,批判性的看待心生动化、个性化和逸闻趣事:我们的四足祖先可能不得不留意那些色彩鲜艳或表现异常的事物,但我们现在则有幸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慢慢考虑,通过对客观且科学的事物加以特别关注来克服我们易受生动性影响的弱点。 12,挑选重点:我们做出的决策会让我们付出心理上,甚至身体上的昂贵代价,并且我们不可能等到自己掌握全部信息并拥有充足时间时,再对每种意外情况及其应变对策进行仔细考虑。 13,尽量理性:告诫自己要理性就能产生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你这样做的时候,就能够自动启发自己在生活实践当中使用我在前面曾经介绍过的种种技巧(如考虑替代方案,或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
2温暖
相关问答
#超短程咨询处理的问题及效果 超短程咨询 | 1-3次 超短程咨询在职业和企业员工咨询中应用广泛,多数用于信息收集和测评,也有一些是策略商谈、简单的技能指导、或对于特定事件的讨论。 由于时长极短,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一般不能建立起传统意义上的咨访关系,而是单纯的问询-商谈关系,也就是类似于一般的商业、法律、财务咨询——来访者有某个特定问题,希望从咨询师那里多了解相关信息,来请咨询师给点专业建议;或来访者有一些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想找人商谈一下,给自己一些思路。 超短程咨询若要起效,一般需要来访者本身有较好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弹性,而要处理的问题对来访者来说只是局部问题,非遍地开花。 比如「我不知道怎么跟XX相处」「我不知道这个选择如何选」或「我每周一都郁闷」,很可能就能通过超短程咨询解决; 而如果你的问题是「我不擅长和人相处」「我一直不清楚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或「我这半年心情郁闷」,那么超短程咨询就未必能解决你的问题。 事实上超短程咨询虽然以短平快著称,但并不意味着进入咨询就可以短平快地解决问题。 对于适于超短程咨询解决的问题(即来访者只是需要信息指导,或已基本做好准备改变,能够在商谈得出解决方法后独立成功实施),超短程咨询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省来访者的时间金钱,快速击中问题并得出较确定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但对于许多并不适于超短程咨询的问题(如长期的人际、情绪问题、早年创伤、成瘾、以及多数来访者未做好准备改变自身或不能独立完成改变过程的情况下),一般即使进入超短程咨询,最后也会做成短程、中程、甚至长程咨询; 如果所接触的咨询师只做超短程咨询,来访者则可能就会被转给其他咨询师继续咨询。# 2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946506个回答
#人际关系# 1815585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212167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92060个回答
#个人成长# 5523399个回答
#抑郁求助# 365462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79377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3876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