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敏
互联网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朋友圈的每个人都过得比我好”。这个感受可以类比小时候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都比我强”。这个“别人”让我们心塞。心理学有一个社会比较理论,两句大白话解释一下:1、每个人都有评估自己的需求;2、对自己的评估往往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比较可以分为向上比较(心塞)和向下比较(开心),有趣的是很多人用向下比较补偿向上比较,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社交媒体中的比较值得我们痛苦吗?重新理解一下“朋友圈”的本来面貌吧,朋友圈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和对某一个美好时刻的感叹以及ta想追求生活的一个目标。换句话说,朋友圈就是日常生活的美图秀秀版。如果是主动发送,人们更倾向于发一些可以提升自我形象的内容,这个观点被2017年的一项标题为“保持线上外表”的研究证实。研究者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发自我美化的内容要比发自我检讨或平平无奇的内容更能给人们带来自尊和幸福感。即便这些自我美化与本人有差距。总之,朋友圈并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而是被装扮过的生活、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根本就是虚假的生活。 别人的“光鲜”是别人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明天说说中年人的“无忧无虑”是什么样子~
互联网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朋友圈的每个人都过得比我好”。这个感受可以类比小时候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都比我强”。这个“别人”让我们心塞。心理学有一个社会比较理论,两句大白话解释一下:1、每个人都有评估自己的需求;2、对自己的评估往往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比较可以分为向上比较(心塞)和向下比较(开心),有趣的是很多人用向下比较补偿向上比较,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社交媒体中的比较值得我们痛苦吗?重新理解一下“朋友圈”的本来面貌吧,朋友圈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和对某一个美好时刻的感叹以及ta想追求生活的一个目标。换句话说,朋友圈就是日常生活的美图秀秀版。如果是主动发送,人们更倾向于发一些可以提升自我形象的内容,这个观点被2017年的一项标题为“保持线上外表”的研究证实。研究者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发自我美化的内容要比发自我检讨或平平无奇的内容更能给人们带来自尊和幸福感。即便这些自我美化与本人有差距。总之,朋友圈并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而是被装扮过的生活、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根本就是虚假的生活。
别人的“光鲜”是别人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明天说说中年人的“无忧无虑”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