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霞
在生命之初,得到来自外界的亲密的人的强有力反馈太少了,所以在长大的过程中,很难真正相信一个人,所有建立的关系都会隐约觉得是某种条件的交换才得以实现。比如老师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乖巧听话,同学喜欢自己是因为成绩好可以给他们讲题,而讽刺的地方在于,这种有条件的喜欢,其实是一种幻想,因为并没有体会过“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只能假设和猜测。 当一个人总是用一种方式去做假设的时候,那么他的心理模式就产生了,心理模式一旦产生,已不再关乎事实究竟是怎样,我们就会被这种模式所控制。 比如你的伴侣只要不回复你信息,你就会觉得对方是不是不爱你了; 如果看到你的朋友和其他人在分享些什么,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要被抛弃了; 你不能允许自己犯错,只要犯错就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可言…… 这些都是心理模式,某种被我们常常不加思考就相信的假设和幻想。 而我们这么容易就被一个假设所左右,正是因为很难真的相信别人对我们有无条件的好意。 这里并不是说所有人给我们呈现的好意都一定是无条件的、真诚的,而是我们根本不相信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这个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个质疑:难道所有人都在虚假地活着?还是我们的信任系统出现了问题? 如果能够探索到这一步,改变可能就已经在发生了,因为只有当你深信不疑地依靠幻想和假设来判断世界的规则发生了松动,新的模式才有可能发芽。
在生命之初,得到来自外界的亲密的人的强有力反馈太少了,所以在长大的过程中,很难真正相信一个人,所有建立的关系都会隐约觉得是某种条件的交换才得以实现。比如老师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乖巧听话,同学喜欢自己是因为成绩好可以给他们讲题,而讽刺的地方在于,这种有条件的喜欢,其实是一种幻想,因为并没有体会过“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只能假设和猜测。
当一个人总是用一种方式去做假设的时候,那么他的心理模式就产生了,心理模式一旦产生,已不再关乎事实究竟是怎样,我们就会被这种模式所控制。
比如你的伴侣只要不回复你信息,你就会觉得对方是不是不爱你了;
如果看到你的朋友和其他人在分享些什么,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要被抛弃了;
你不能允许自己犯错,只要犯错就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可言……
这些都是心理模式,某种被我们常常不加思考就相信的假设和幻想。
而我们这么容易就被一个假设所左右,正是因为很难真的相信别人对我们有无条件的好意。
这里并不是说所有人给我们呈现的好意都一定是无条件的、真诚的,而是我们根本不相信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这个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个质疑:难道所有人都在虚假地活着?还是我们的信任系统出现了问题?
如果能够探索到这一步,改变可能就已经在发生了,因为只有当你深信不疑地依靠幻想和假设来判断世界的规则发生了松动,新的模式才有可能发芽。
1温暖
相关问答
#自信 自信就是自信心。自信心的含义包括三方面,自信的认识、自信的感受和自信的行为。自信在心理学中的概念就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就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我能行的程度。自信是支撑一个人的积极的内在力量。自信给予一个人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鼓励,自信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让他的一言一行都显得自信。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认为这件事自己办不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相应地找到许多自己办不到这件事的依据,这使得你在努力的寻找证据证明自己办不到。当你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大脑相应的也就列举出许多你能办到这件事的优势和条件,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身体里有另外一个自己,会根据外在自我对自身的评价相应的改变对外在自我的看法,影响我们的决定。 自信心是成熟的、健康的、积极的自我意识能带给人强大的心灵动力和坚强的意志,使人具有主动的自觉性和自我调节性,主动产生并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有目的的发展。 自身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都需要自信心,自信心是人发展能力的基本组成因素。自信心也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和性格特征,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例,一个学生想要提高学习成绩,那么他首先要下定决心,即确定行为的目的,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法与方式,这是形成信心的前提,然后呢,要树立信心,即相信自己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最后,要持之以恒及持续的相信自己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形成自信心的条件。因此,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信心不断的重复,并逐步的稳定下来,方可形成认识、感受、行为三为一体的具有稳定品质或性格特征的自信心。#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759419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35839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75392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76204个回答
#个人成长# 5112874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0142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47808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52767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