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宗阳
问
有这样一段话,很触动人心: 一路走来,突然觉得自己很好,有点小漂亮,善解人意,懂得换位思考,喜欢分享,三观超正,待人真诚,共情力强,自愈力也强,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应该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1温暖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人设的束缚#
#释放痛苦…..#
#创伤是如何影响大脑的?#
#成长就是不断找到自我的过程#
#能自由呼吸的爱#
#过去的从未消逝,它甚至并没有过去#
#婆媳矛盾,毁掉的不止是眼前的幸福,还有下一代…#
#第273天 与父母和解本质上是与自己和解 我们的人格是由父母(P)、成人(A)和儿童(C)三个自我状态组成的。 当我们在体验纠结冲突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它们就分别来自我们人格当中的P和C。 比如在你是否去探望父母这件事上,来自P的声音会对你说:“该去看看他们了。”来自C的声音则是:“我不想去。” 接下来可能会是这样一组对话: P:你不去看望父母有违做子女的责任! C:可是每次一见面就吵架啊,我不喜欢。 P:那也不能不去,别人会说你太不孝顺。 C:从小就被他们控制得喘不过气,跟他们呆在一起我就不舒服! P和C一来二去地打个不停,你完全忘记还有个A没有发声。 成人自我状态A的功能就在于收集一切可能有用的资源去解决当下的问题,找出一个既能照顾到C又能考虑到P的方法,PC不打架,内在统一,你就体验到舒服了。 你可以通过学习去认识到父母的局限性,也可以从自己的内在去发展出一个慈爱宽容的P来滋养自己,给自己从小没有得到过的支持和允许。 毕竟你已经长大成人。 也许有一天你就理解和原谅了父母,可以放下恨意去见他们;也许你并不能就此放下,但你却能允许自己可以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我们无法把自己都不曾拥有的东西给到别人。如果去看望父母的目的是让爱在彼此之间流动,那么先照顾好自己,让爱在我们自己的内在滋生,再传递出去。 我想这就是调整吧!结果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是殊途同归。 你说了算。#
3个回答
#亲子教育:#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80878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88982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99300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31171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6705个回答
#个人成长#
5376265个回答
#抑郁求助#
360007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8488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07710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79016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28"
刘越
持证7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湖南 长沙
咨询
120
人
评价
22
条
复购
43%
14"
李焱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 沈阳
咨询
309
人
评价
53
条
复购
43%
38"
金惠书
持证16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 营口
咨询
393
人
评价
136
条
复购
65%
30"
洪君玉
持证10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 深圳
咨询
346
人
评价
45
条
复购
45%
104"
周瑞
持证19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 珠海
咨询
10
人
评价
1
条
复购
2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