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钰蓉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原生家庭会导致一系列的性格问题,但是只是知道原因是没有用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原生家庭究竟我带来了怎样的行为模式才能解决问题。 通常在这种所谓的人生剧本里,三大要素分别就是:一段自我压迫的声音,一个内在的小孩,还有就是她在童年时代的一种方式就能做。拿诺拉举例,那个自我压迫的声音会在童年时期形成,然后时时刻刻的萦绕在童年的脑子里,告诉她“没有人会喜欢你”,“你没有朋友”“没有圈子接纳你”。当然,这些负面的声音也有可能来自于童年时候的老师、朋友,甚至父母,这些声音都被称为是内在审判者。它在我们还没有形成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的时候,就已经先入为主,侵占了我们意识,然后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这就像一个操作系统里Bug,时不时就跳出来兴风作浪。当然只是所谓的自我压迫的声音还不至于让我们时常崩溃,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底层的系统还是相对稳定运行正常的,直到我们凑齐了第二个要素也就是那个内在小孩儿,我们进入到了一种脆弱的状态,然后就走到了错误模式里,就像诺拉,因为自己碰到了听不懂的笑话,于是她就瞬间把自己拉回到了曾经那个被排挤被孤立的那个受伤的小孩的状态里,所以她才脱离了理智的控制,出现了一系列在童年时期的一个应对方式里。 这些应对方式其实就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来的叫做“自我保护”的机制,例如说压抑、升华、替代、期待、顺从、回避、投射、理智化等等,比如有人善于处理冲突,害怕负面评价,担心周围的人会不高兴,于是用顺从的方式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这就是讨好型人格。再比如说,有些没钱的人会通过伪装自己的朋友圈来证明自己很有钱。有些不聪明的人会通过宣称自己是天才来假装自己很聪明,有些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人会假装自己是个万人迷来证明自己有魅力,这些都叫做过度补偿。 我们之所以会不断的重复错误的、不断的掉进自己童年时期设定的人生剧本里,就是因为这三大要素凑齐了,在与童年相似的场景里自我压迫的时候,就会唤醒我们内心的那个脆弱的小孩,然后开始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方式去解决情绪。所以要搞清楚我们童年剧本的是什么,要彻底解决我们错误的模式,就必须要好好的分析一下这三大要素,这个内在的审判者都说了什么,是不是理智的?我们内在的那个小孩究竟是受的什么伤?他当时是有什么场景,最重要的是我们当时采用的方式究竟是什么?是回避、顺从,替代、投射,还是说过度补偿?在此之前你的命运只能让童年脚本决定。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原生家庭会导致一系列的性格问题,但是只是知道原因是没有用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原生家庭究竟我带来了怎样的行为模式才能解决问题。

通常在这种所谓的人生剧本里,三大要素分别就是:一段自我压迫的声音,一个内在的小孩,还有就是她在童年时代的一种方式就能做。拿诺拉举例,那个自我压迫的声音会在童年时期形成,然后时时刻刻的萦绕在童年的脑子里,告诉她“没有人会喜欢你”,“你没有朋友”“没有圈子接纳你”。当然,这些负面的声音也有可能来自于童年时候的老师、朋友,甚至父母,这些声音都被称为是内在审判者。它在我们还没有形成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的时候,就已经先入为主,侵占了我们意识,然后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这就像一个操作系统里Bug,时不时就跳出来兴风作浪。当然只是所谓的自我压迫的声音还不至于让我们时常崩溃,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底层的系统还是相对稳定运行正常的,直到我们凑齐了第二个要素也就是那个内在小孩儿,我们进入到了一种脆弱的状态,然后就走到了错误模式里,就像诺拉,因为自己碰到了听不懂的笑话,于是她就瞬间把自己拉回到了曾经那个被排挤被孤立的那个受伤的小孩的状态里,所以她才脱离了理智的控制,出现了一系列在童年时期的一个应对方式里。

这些应对方式其实就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来的叫做“自我保护”的机制,例如说压抑、升华、替代、期待、顺从、回避、投射、理智化等等,比如有人善于处理冲突,害怕负面评价,担心周围的人会不高兴,于是用顺从的方式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这就是讨好型人格。再比如说,有些没钱的人会通过伪装自己的朋友圈来证明自己很有钱。有些不聪明的人会通过宣称自己是天才来假装自己很聪明,有些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人会假装自己是个万人迷来证明自己有魅力,这些都叫做过度补偿。

我们之所以会不断的重复错误的、不断的掉进自己童年时期设定的人生剧本里,就是因为这三大要素凑齐了,在与童年相似的场景里自我压迫的时候,就会唤醒我们内心的那个脆弱的小孩,然后开始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方式去解决情绪。所以要搞清楚我们童年剧本的是什么,要彻底解决我们错误的模式,就必须要好好的分析一下这三大要素,这个内在的审判者都说了什么,是不是理智的?我们内在的那个小孩究竟是受的什么伤?他当时是有什么场景,最重要的是我们当时采用的方式究竟是什么?是回避、顺从,替代、投射,还是说过度补偿?在此之前你的命运只能让童年脚本决定。
1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