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杨)仕德(即杨骥)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心中贼,横行于方寸之间,违背天理,肆虐人情,可谓人心的祸害。所谓“心中贼”,大致说来,有“名贼”、“利贼”、“权贼”、“色贼”等,也有得失、荣辱、利害、生死种种心中贼。人心既有这许多的盗贼,我们又该如何去荡平呢?王阳明认为,欲破心中贼,有三种方法:
一是静坐。阳明所说的静坐,一方面是因为人心逐物,只在好名、好利、好权、好色上营求,所以想通过静坐把放失的人心收回来;另一方面,则是想通过静坐,“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
二是事上磨炼。阳明之所以提倡事上磨炼,是因为在静坐的过程中,有的人隐隐见到光景就认为学有所得,而有的人则产生喜静厌动的倾向,只求静坐,忽略世事。所谓事上磨炼,就是要在待人接物应事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心志,消除好名、好利、好权、好色之心。
三是致良知。如果说静坐是“静”时用功,事上磨炼是“动”时用功,那致良知就是将静与动合一,不管是静是动,只是去致良知。“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阳明认为,“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难改的是人心。如同王阳明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可见,真正改变自己的内心不是一日一时一刻的功夫,需要日复一日,一刻不停地精进修炼。尤如古时铜镜,不停清洗磨擦,方会亮如镜,故有心明如镜之说。修心的最髙境界就是达到“心明如镜”,也就是阳明心学所追求的“知行合一,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