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钰
你是否总想“拯救”他人?同事的困境、朋友的痛苦,甚至陌生人的遭遇,都会让你忍不住行动,哪怕自己已精疲力尽。这种“拯救者心态”看似无私,实则可能消耗你的生命能量。 为何会陷入拯救者角色? 1. 过度共情:将他人痛苦视为自己的责任,忽视对方真正的需求。 2. 价值依附:通过帮助他人获得认可,仿佛只有“被需要”时才值得被爱。 3. 逃避自我:聚焦他人的问题,往往是为了回避自身无力解决的困境。 拯救欲背后的代价 - 透支自我:长期忽视需求,易引发焦虑或身体疲惫。 - 关系失衡:过度付出可能催生依赖,甚至让对方感到压力。 - 停滞成长:把精力投向他人的课题,会错过自我疗愈的机会。 三步走出拯救者剧本 1. 课题分离 明确“他的选择”与“我的责任”的界限。你可以支持,但无需为结果负责。 2. 设立底线 帮助他人前先问:“这是我自愿且有余力做的吗?”若答案否定,坦然拒绝。 3. 看见自己 每天记录一件“无关帮助他人”却让自己开心的小事,重新定义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旅程。真正的善意,是尊重他人的命运,同时守护自己的能量。你无需做别人的救生船,先照亮自己,才能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