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冬英
1回答
语言是非常有能量的,你说自己是怎样的,很可能你就真的会变成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语言其实是思想的符号化表达,组织和输出语言的过程又是对思维的整理和强化过程。 这样的情况我猜所有人都经历过,就是你的头脑中有了一个念头,你觉得很有趣,或很有道理,但你想把它说出来的时候却发现很难形容,或者说不清楚。但反过来,当你能够用语言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时候,你对这个想法就会印象深刻,而不再是一闪而过的模糊感觉。 语言的这个特点让它具有了巨大的力量,因为它代表了你能看见和理解你的思想,而思想会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又会形成习惯,所以你经常说什么,什么就可能真的发生。 比如你常说自己倒霉,那么你就会懒得去为自己争取权益、创造机会,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你看到倒霉事件的几率,或者忽略掉可能的机遇。 但知道这些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当然有。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就可以有很好的改变。 比如同样是倒霉,我们如果换成“今天这件事好像是稍差了点运气”,那么你通常不会被打击到,不会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永恒的问题,于是你会期待,下次如果运气好的话就一定可以成事了,因此你不会放弃努力和尝试。 所以,千万不要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改变你的语言,你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4温暖
1条回答
阿珲
1年前
“组织和输出语言的过程是对思维的整理和强化的过程”
相关问答
#孩子若不懂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教育都是徒劳 如果一个人无法适应社会,他会过得有多艰难? 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在大学毕业前,这些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 所以,在她两岁时,你给她做花样早餐、教她学英语单词,却没有教她要懂规矩有礼貌,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见到长辈不问好,你不以为然。于是她工作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大吃零食大声说话,遇到领导视若无睹,都觉得理所当然。 在她五岁时,你让她学书法学钢琴学跆拳道,却没有教她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她霸占公共玩具你由她去,她受欺负你帮她打回去。于是她工作后跟老同事抢电脑争业绩,总是无意识地侵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又不知如何解决。 她十五岁时,你全心都是她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却没有教她如何让内心强大,老师一个冷眼她成绩就下降,亲戚一句闲话她就恼羞成怒,你和她同仇敌忾,认为都是老师和亲戚的错。于是工作后领导批评几句她就想辞职,工作出一点问题她就惶恐不已,难以承受。 她二十岁时,你总想着她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却没有告诉她人性复杂、世道艰难,不舍得她吃一点苦。于是毕业后她出个差加个班就叫苦连天,面对同事的排挤孤立、明争暗斗,全无应对能力。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并且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为孩子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919916个回答
#人际关系# 1804941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206971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9607个回答
#个人成长# 5467718个回答
#抑郁求助# 362964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74992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2713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