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二玲
1回答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四十五章:“大辩若讷。” 争的最好方式就是“不争”,辩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辩”,其实道理很简单: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对兵法的描写,“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用兵打仗的人,为什么如此小心,带兵直接刚啊! 正面相刚,赢了也是输,因为自己也受到了损失,给了敌方打击你的机会。 “善战者不与”,善于作战的人,根本不会让敌方找到这样的机会。 “善言者无瑕谪”,善于言说的人,根本不会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摆上台面来争来辩任人围观,本身就已经落了下乘,赢也是输。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四十五章:“大辩若讷。”

争的最好方式就是“不争”,辩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辩”,其实道理很简单: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对兵法的描写,“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用兵打仗的人,为什么如此小心,带兵直接刚啊!
正面相刚,赢了也是输,因为自己也受到了损失,给了敌方打击你的机会。

“善战者不与”,善于作战的人,根本不会让敌方找到这样的机会。

“善言者无瑕谪”,善于言说的人,根本不会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摆上台面来争来辩任人围观,本身就已经落了下乘,赢也是输。
2温暖
1条回答
相关问答
#恭喜你# 2个回答
##“我能在生活中期待什么”VS“生活对我有什么期望”# 很多时候,尤其是当我们陷入失落时,常常会问:“生命有什么意义?” 我们可能会两手一摊,自言自语道: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啊。 之所以得不到答案,是因为,生命意义的问题,一直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提出。 正确的问法,不是“我能在生活中期待什么”,而是“生活对我有什么期望?生活中有什么任务正在等着我呢?” 当我们作为“回答者”的角色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对我是有期望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任务、许多人在等着我:比如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孩子需要我们为他解的一道题,或是一个远方的朋友。 就如同一场考试,不是我们向试卷提问题;而是试卷向我们提问题。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回答试卷上的问题。生命,就是那张不断向我们出题的试卷。 我们应该是那个被质疑的人,那个回答生命中的具体问题的人。 当我们负责任地回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就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索,也是我们赋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就如同下一盘棋,别人下一子,我们下一子,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棋局”,用下子对这个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 因此,我们无法询问生命有何意义,因为生命的意义只存在于回答的过程中。 这个回答,不是言语上的,而是行动上的。只能本人亲自上阵,而不是找“枪手”替考。 生活并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责任。#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45083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74721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92285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3461个回答
#个人成长# 5296712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7252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2345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9073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