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霞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你指责我 我感受到你的受伤 你讨好我 我看到你需要认可 你超理智 我体会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 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我不再防卫 所有力量 在我们之间自由流动 委屈,沮丧,内疚,悲伤,愤怒,痛苦 当他们自由流淌 我在悲伤里感到温暖 在愤怒里发现力量 在痛苦里看到希望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我不再攻击 我知道 当我不再伤害自己 便没有人 可以伤害我 我放下武器 敞开心 当我的心,柔软起来 便在爱和慈悲里 与你明亮而温暖地相遇 原来,让内心强大 我只需要 看到自己 接纳我还不能做的 欣赏我已经做到的 并且相信 走过这个历程 终究可以活出自己,绽放自己。 ——萨提亚
2温暖
相关问答
#第232天 两 种 倾 听 方 法 比较基础的一种倾听叫做反应式倾听。更高阶的一种倾听叫做行动式倾听。 反应式倾听比较容易上手,它一共有三步:忍、等、问。 忍,发生在对话之前,唯一需要你做的是,搁置自己的兴趣。 倾听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是,真正的倾听者需要对说话本人以及他所说的话感兴趣,这需要我们暂时先搁置自己的兴趣。 但同时呢,以自己为中心,几乎是一个人的本能,那么倾听其实是一个对抗本能的过程。所以倾听不只是需要你主动有这个意识,它通常需要刻意努力,以搁置我们自己的需求及反应。 我常用的方法是,想象有一束光,打在对方头上,四周黑暗。他是我的核心,是我眼前能看到的唯一。这时候,我渐渐会安静下来,放下自己满心的念头,忍住自己想要表达的欲望。 让对方说,而我要做的,就是听。 等,一般发生在对话过程中,这时候你们已经来回有一些交流了,每次当你想插话、打断的时候,再等一分钟,听对方把话说完。 我眼睁睁看过一个就差这么1分钟的案例。我们一堆朋友在吃饭,一个男生朋友中途看了下手机,发现有几条老婆的信息没回,他就回了一条说,我跟几个朋友在吃饭。对方秒回,你好不好说一下几点回来,孩子明天轮滑你不知道吗,不要管这个家的吗。 但是我们都看到,那个男生其实是在输入信息的,他打的字是”我九点前一定回家,小鹏明天的参赛装备我准备好了。”收到老婆信息后,他删掉了这行字。不再回信息。结果老婆没几分钟就打来电话,两人大吵一架。 他说这种情况老是发生,太太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解读为一个很差劲的人,完全不给他一点点空间。但是只要那一点空间,其实他们之间的很多争吵都不会发生。 我们着急赶路,总是忘记给最亲密的人,哪怕一点点耐心。 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倾听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等。等一下,也许会得到惊喜。多等一分钟,有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一分钟。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不舒服。怎么觉得像是自己受委屈一样啊,又是忍又是等。当然,如果没什么诉求,你不需要这段关系,大可以打断沟通,不再倾听。我们讲倾听,不是说需要做一个老好人,事事退让。我们讲倾听,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是因为想要共同实现什么。 我们需要倾听员工,因为我们合作在运转一家公司;我们需要倾听孩子,因为我们爱他,在乎她,希望她好。我们需要倾听爱人,因为我们是生活上的合伙人,彼此支持,亲密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 我们甚至需要倾听自己,因为自己,才是自己此生最好的朋友。 一位主持人问一个想要当飞机驾驶员的小朋友, “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有人嘲讽地说,真聪明啊。也有人跟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他这样太自私了,我们不能学他。 但主持人继续注视着孩子,小男孩停了停,睁大眼睛说: “我要去拿燃料,再回来救大家!” 我们常常会以己度人,以为自己知道。你停下来,再听一分钟,你很可能会发现,他想说的和你刚才想的不一样。最好的倾听心态,是我知道自己不知道。 因为沟通是一个双方的关系。不是你觉得我知道就可以结束对话了,你对面,还坐着你的合作伙伴。 全球知名美容美妆品牌的创始人,玫琳凯曾在她的书里写:不论什么时候,当我遇到一个人,我都会想象对方身上挂着一个隐形的牌子,说:“让我觉得我很重要!” 这就是成熟的合作者的姿态。 无论什么时候,当你遇到一个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是否年轻,是否青涩,哪怕看上去没那么有道理,你都试着把那束光打在他头上。会给你带来意外之喜。 反应式倾听的第三步,问。 通过提问,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对方的话。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提问方式:复述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 在复述式提问中,你可以说出你认为对方所要表达什么,然后请他确认你说得对不对。 使用开放式提问的目的是,邀请对方说得更多。 反应式倾听最重要的前提是,倾听的态度:我认为你的话很重要,我很好奇,想知道你想什么。 还有一种更高境界的倾听叫行动式倾听。 行动式倾听,就是我不仅听到了你说的,还会根据你的想法做出行动。 我希望他人不会轻易的反驳我,质疑我,希望他总是以合作思维开始我们的沟通,认识到面前的这个问题,我目前的麻烦,是我们俩要共同去解决的。我希望自己说出去的每句话都能被听到,有回应。 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就先怎么对待别人。# 3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777286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43448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78783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77799个回答
#个人成长# 5149833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1799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50904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60346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