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娜
《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告诉我 们: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认识自己的人是智慧的。而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知人知面,更要知心。你把别人当手足,别人才会把你当心腹。 孟子曾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在袁绍大营里,搜出了几箱曹军暗通袁绍的书信。有人劝曹操,叛徒小人必须严惩。曹操说:“袁绍强大,我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别人?”于是当众把所有书信烧成了灰烬。人生在世,都会有自私的念头,心知就好,无可厚非。余生不长,时间要留给对你好的人,不要和不值得的人纠缠不清。宽容别人,也是放过自己;懂得谅解,才能以心换心。不经一事,不懂一人。经历的越多,越会发现世态炎凉,社会现实。大可不必抱一颗愤世嫉俗的心,谁是值得的人,时间自会证明。 人生如戏,要知人识人,更要看懂看开。别人可以虚伪,自己可以真诚,与善良为伍,不与伪善同伦!
《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告诉我
们: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认识自己的人是智慧的。而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知人知面,更要知心。你把别人当手足,别人才会把你当心腹。
孟子曾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在袁绍大营里,搜出了几箱曹军暗通袁绍的书信。有人劝曹操,叛徒小人必须严惩。曹操说:“袁绍强大,我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别人?”于是当众把所有书信烧成了灰烬。人生在世,都会有自私的念头,心知就好,无可厚非。余生不长,时间要留给对你好的人,不要和不值得的人纠缠不清。宽容别人,也是放过自己;懂得谅解,才能以心换心。不经一事,不懂一人。经历的越多,越会发现世态炎凉,社会现实。大可不必抱一颗愤世嫉俗的心,谁是值得的人,时间自会证明。
人生如戏,要知人识人,更要看懂看开。别人可以虚伪,自己可以真诚,与善良为伍,不与伪善同伦!
相关问答
#当我们感知自己的“缺点”时,伴随着什么样的情绪,自责、愤怒、羞耻还是内疚,这些情绪会促使我们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有的情绪可能会导致自我攻击,认为自己很差劲,没有价值,什么也做不好,有这样想法的个体,在人生的早年,往往有着非常严苛的双亲,只要孩子的表现稍有“差池”,就会进行指责或嘲讽,并强行的矫正。 这种互动模式,会成个体内在的一部分,当“缺点”被发现时,严苛的内在就会开始起作用,外在的表现可能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和外界接触,或是在关系中不停的出让边界,去讨好或付出。总之,就是用各种方式,让自己不舒服。 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的行为是种变向的自我惩罚,而这种方式缓解了面对“缺点”时的羞耻和自责,反而有种不舒服后的快感,失去了改变的动机,因为惩罚已经发生,个体已经付出代价。 接受惩罚有时要比进行转变要容易的多。 而且,这种内在的严苛,往往也会投射出去,在面对爱人或孩子时,去严苛的对待他们,在他人感觉无所谓的事情上,自己却认为是种“缺点”,这必然会造成冲突,进而又会强化某种模式。 可以看到,所谓的缺点,有些情况下,是一种内在的模式,用隐秘的方式去影响着外在的行为,但这些模式在亲密关系和职场上,会导致破坏性的结果,个体甚至不知道自己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只看到了外在世界对他们的反馈。#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922229个回答
#人际关系# 1805851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207385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9801个回答
#个人成长# 5472944个回答
#抑郁求助# 363153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75331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28226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