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翀
“附身”听起来玄幻,但在我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感觉是一个较为形象的描述。 它指向的个体有这样一些特点: 常常自我怀疑,不确定自己的做的对不对,想的对不对; 过度在意他人的感受,会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牺牲自己的需求; 常感到内疚,哪怕是自己做了正当的反应,或者正常拒绝了他人,也会感到自责和懊悔; 对自己很严格,正常的娱乐和休息会产生罪恶感,批判自己不够努力; 过度担责,别人的错也会自责如果自己做得再到位些或许可以避免; 如果没有正反馈就会倾向于感受到自己很糟糕,认为自己不够好; 在关系里依赖对方做决定,不敢为决定的结果负责; 对他人的要求或指令,即使感觉不舒服,也不由自主顺从; …… 如果你对号入座感觉自己有以上情形,可能存在被一个强势的外部客体附身的可能。 这个客体大概率是养育者或现在的亲密关系&重要他人。 如果自恋型养育者不重视和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总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替孩子做决定,下指令,包办代替孩子做选择,同时会在孩子表达主体意愿时否定和打压孩子,总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那么相当于养育者吃掉了孩子的主体血肉,掏空Ta的一部分,来容纳自己的主体部分。 这个孩子就无可避免成为被附身的容器,为了适配自恋养育者的主体,而阉割掉了自己的主体。 一个让渡了自我主体性的容器,渐渐适应了被附身,会有几种结果: 一种是抑郁症,因为人的本能是成为自己,没有人能耐受始终被附身的感受。于是用死亡本能来抵抗自我消亡的痛苦; 进食障碍、焦虑躯体化等,因为抑郁症无法上学的青少年有这样的特点。 一种是精神分裂,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是爱我的幻觉,强行让认知失调,混乱,认同父母使用分裂的防御机制,将父母附身的部分认同为好的,自己的部分接住投射来的“坏”,认同“我是一个坏孩子”,内在的好与坏无法整合,如果没有其他心理支持者的介入,便可能在自我攻击里彻底丧失主体性,陷入疯狂。 还有一种是觉醒,拒绝被附身,和附身者抗争,展开主体争夺战,这往往是非常惨烈的过程,伴随着前面两种可能存在。因为被附身的人,主体性弱,也更容易遭遇自恋者,重复被附身和吸食的命运。但只要觉醒,就是血肉生长的开始,当自我丰盈,力量滋长,附身的部分就会剥离风化。人的生命力,会指向恢复健康的道路。
“附身”听起来玄幻,但在我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感觉是一个较为形象的描述。
它指向的个体有这样一些特点:
常常自我怀疑,不确定自己的做的对不对,想的对不对;
过度在意他人的感受,会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牺牲自己的需求;
常感到内疚,哪怕是自己做了正当的反应,或者正常拒绝了他人,也会感到自责和懊悔;
对自己很严格,正常的娱乐和休息会产生罪恶感,批判自己不够努力;
过度担责,别人的错也会自责如果自己做得再到位些或许可以避免;
如果没有正反馈就会倾向于感受到自己很糟糕,认为自己不够好;
在关系里依赖对方做决定,不敢为决定的结果负责;
对他人的要求或指令,即使感觉不舒服,也不由自主顺从;
	
……
如果你对号入座感觉自己有以上情形,可能存在被一个强势的外部客体附身的可能。
这个客体大概率是养育者或现在的亲密关系&重要他人。
如果自恋型养育者不重视和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总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替孩子做决定,下指令,包办代替孩子做选择,同时会在孩子表达主体意愿时否定和打压孩子,总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那么相当于养育者吃掉了孩子的主体血肉,掏空Ta的一部分,来容纳自己的主体部分。
这个孩子就无可避免成为被附身的容器,为了适配自恋养育者的主体,而阉割掉了自己的主体。
一个让渡了自我主体性的容器,渐渐适应了被附身,会有几种结果:
一种是抑郁症,因为人的本能是成为自己,没有人能耐受始终被附身的感受。于是用死亡本能来抵抗自我消亡的痛苦;
进食障碍、焦虑躯体化等,因为抑郁症无法上学的青少年有这样的特点。
	
一种是精神分裂,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是爱我的幻觉,强行让认知失调,混乱,认同父母使用分裂的防御机制,将父母附身的部分认同为好的,自己的部分接住投射来的“坏”,认同“我是一个坏孩子”,内在的好与坏无法整合,如果没有其他心理支持者的介入,便可能在自我攻击里彻底丧失主体性,陷入疯狂。
	
还有一种是觉醒,拒绝被附身,和附身者抗争,展开主体争夺战,这往往是非常惨烈的过程,伴随着前面两种可能存在。因为被附身的人,主体性弱,也更容易遭遇自恋者,重复被附身和吸食的命运。但只要觉醒,就是血肉生长的开始,当自我丰盈,力量滋长,附身的部分就会剥离风化。人的生命力,会指向恢复健康的道路。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181369个回答
#人际关系# 1476973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055017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20860个回答
#个人成长# 3955790个回答
#抑郁求助# 295631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549675个回答
#心理咨询# 120819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