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何萍
1温暖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无为的力量#
#我是一切的根源#
#如何激发一个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自己怎么才可以改变?” 你终究会发现,原来所谓的自我,是慢慢形成的。既然是慢慢形成的,那就可以慢慢被改变了。心灵的事,的确急不来,只能慢慢来……#
#咨询师告诉你怎么做,你会改变性格吗?#
#当你羡慕别人生活的时候,只能说明:你和他并不熟。#
#休息就是允许自己的一切!#
#三种思维与心态,往往决定您是否走出自己的困境 有时我们在自己人生困境中迟迟走不出来,并不是当下发生的事情,而是与我们的心态与思维息息相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人生中把我们拖入人生困境的是我们所思所想,因为我们狭隘的思维,会让我们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与动力,一直消耗我们的激情与动力,直到毁灭自己的人生。 第一、陷入绝对化思维,习惯性说,“总是” 每次遇到问题或者不幸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下意识的告诉自己,为什么那个倒霉的人总是我们自己,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而习惯性说总是的人,喜欢用绝对化的概念来总结自己的经历。比如自己遇到不好的男人,然后就推倒为这个世界没有好男人。 当我们怀有悲观的希望去面对自己人生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解除自己的困境,反而会让我们陷入到这种自证预言中去,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好的运气和好的人。而要改变现状,我们从现状开始就要重新塑造自己的说话方式。 不要习惯性说总是,我们可以说偶尔,比如遇到不好的男人,我们说我们偶尔可能会遇到一个渣男,但是并不代表我一直会遇到渣男,我相信自己可以遇到更好的男人。 当你发自内心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你看待问题也会更客观,从而走出自己人生困境,重新塑造自己的幸福。 第二、陷入习得性无助,不相信自己 人的自信非常重要,自信是我们得以掌控自己的关键。但是许多人可能在人生成长与经历中,慢慢信心对散失殆尽,他们变得不再相信自己,从而迷失自我。 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就是最痛苦与迷茫的时候。我们就像一艘失去舵手的船,在海洋中随风飘荡,这是非常危险的。 无论生活发生什么,我们首先要找回自己的自信心,学会相信自己,就需要破除内在的习得性无助。 何谓习得性无助,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定律,讲述的是一个人一旦被人打击多了,或者失败多了,就会陷入到自卑自怜的状态。 而要走出这种无助,我们必须找到自己自信的根基,并且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一件事,这是找到自己内心定力重要方法,也是挽回我们信心的关键。 当我们能够回归到内心,看到自己内心力量的时候,你就慢慢拥有了自信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即使你在海洋中遇到再大风浪也不怕,因为你已经能够找回自己人生定力与主动权。 第三,做出过度的牺牲,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从心理学上来说,我们首先要承认自私与爱自己的重要性。有时候我们陷入自己人生困境,被别人过度索取,而不懂得拒绝,是我们默认允许别人这样做的,我们从内心可能认为别人的幸福要由我们自己成全。 比如有些人为了做一个好人,不断牺牲自己的感受,这种牺牲,却让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存在,仿佛一切都是为别人活着,失去自我的感受与牺牲,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疲惫与不堪,更找不到人生存在的意义。 所以无论曾经的你有多好,首先要恢复与承认自己的感受,对身边过度索取的人说不,这样才能夺回你的主动权。 前不久有一个人跟我留言,自己的父母逼着她让她给钱为弟弟买房,并且以亲情断绝的名义威胁她,而她在这种亲情的绑架下,非常的难受。 而我的建议就是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无论关系多么亲密,我们都要学会拒绝,这样你才会知道自己也很重要。 有时我们的过度牺牲并不一定会换回别人的尊重,反而会让他人理所当然。而你的适当拒绝,就是告诉对方,你的感受也是重要的。 我们人生中的每个困境都是提醒我们,有时让我们陷入困境并不是当下的事情,而是你的思维与心态,当你转换思维与心态的时候,你就会豁然开朗,用自己的智慧去掌握个人的幸福。#
4个回答
#婚姻的二八法则: 20%的时间吵架, 80%的时间甜蜜, 就是完美的婚姻。#
#为什么孩子越夸越差? 我们都听过一句很政治正确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等于鼓励,鼓励带来教育的成功,这个公式似乎成了教育真理。但是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这也许是个坑娃的公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在纽约的20所学校,对400名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达10年的实验。她先让孩子们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拼图。然后把孩子们分为两组,第一组孩子,受到了“你很聪明”的表扬,另一组孩子受到了“你刚才一定很努力”的表扬。 注意,“你很聪明”是个评价标签,“你刚才一定很努力”是对行为的具体描述。接下来,心理学家给孩子们设定了难度比较大的游戏拼图,让他们自己选择一种拼图,事情变得有意思了,被夸努力的一组孩子都选择了难度比较大的拼图,被夸聪明的一组都选择了比较简单的拼图。 下一轮实验,拼图的难度更大,没有一个孩子完成。但是,两组孩子的表现却大相径庭,被夸努力的一组孩子都在积极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拼图,而被夸聪明的一组孩子全程表现得非常紧张,在发现失败后表现得非常沮丧。 最后一轮实验,这次的拼图和第一次的拼图一样简单,结果令人吃惊,被夸聪明的孩子分数退步了20%,被夸努力的孩子进步了3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心理学家解释说,当我们夸孩子聪明,就暗示了他们聪明是最重要的,为了保持“聪明”,孩子会避免失败,如果失败,他们会备受打击。当我们夸孩子努力时,是在告诉他们努力是最重要的,只要努力了,失败也没关系。所以,不假思索地乱夸孩子,可能会打击孩子呢。 如何正确有效地夸孩子呢?建议父母具体地给予鼓励和夸奖,不要泛泛而夸。例如“儿子今天一回家就专心做作业,很自律!”“闺女你这篇文章,成语用得很恰当。”给孩子具体的引导,聪明的孩子就会准确理解父母的用意,向这个方向成长。#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72100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85469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97528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29703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5938个回答
#个人成长#
5356470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9337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6987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03581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75191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48"
刘芝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陕西 西安
咨询
389
人
评价
178
条
复购
74%
54"
金莉
持证11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湖南 长沙
咨询
29
人
评价
23
条
复购
41%
28"
周美芳
持证11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广东 深圳
咨询
100
人
评价
10
条
复购
28%
31"
万剑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 北京市
咨询
7
人
评价
0
条
复购
14%
69"
马禅
持证15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四川 成都
咨询
337
人
评价
84
条
复购
4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