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丽
父母对孩子不接纳,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从来看不到优点,时常跟别的孩子比较。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年后,自己完美主义,凡事高要求,同时对伴侣和孩子也是评判,指责,不满居多。 自己活得累,身边人也累,一直很努力,付出很多,但没人愿意跟TA呆着,伴侣逃离,孩子远离。 来到源头,“你的父母没有接纳你,不代表你不好,把这些否定的词语和评价还给父母”。 可是TA内心太忠于父母,接受了这些评价,又无法消解评价带来的自卑与否定,转移成为对自己和身边人的高要求,大家都不开心。 童年经历重新看待,重新解构,重新叙事,很重要,把消极负面词汇还给父母,从“我不够好”里解脱出来,来到“我挺好”,让自己轻松,身边人也轻松。
父母对孩子不接纳,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从来看不到优点,时常跟别的孩子比较。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年后,自己完美主义,凡事高要求,同时对伴侣和孩子也是评判,指责,不满居多。

自己活得累,身边人也累,一直很努力,付出很多,但没人愿意跟TA呆着,伴侣逃离,孩子远离。

来到源头,“你的父母没有接纳你,不代表你不好,把这些否定的词语和评价还给父母”。

可是TA内心太忠于父母,接受了这些评价,又无法消解评价带来的自卑与否定,转移成为对自己和身边人的高要求,大家都不开心。

童年经历重新看待,重新解构,重新叙事,很重要,把消极负面词汇还给父母,从“我不够好”里解脱出来,来到“我挺好”,让自己轻松,身边人也轻松。
1温暖
相关问答
#我为什么总是很消极很悲观   前几天看到问答里有个人询问说:算命先生说我们以后肯定能离婚,此前我也是担心我跟另一半是否能走到最后,现在看来担心还是有必要的,这影响到了我对婚姻的信心,怎么办呢?(此案例来自公益平台,如果当事人希望撤销,可联系本人)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一个寓言故事:有个老奶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布鞋的,另一个是卖雨伞的,下雨天老奶奶就会很难过,因为买布鞋的儿子生意会受到影响,天晴的时候,还是会难过,因为卖雨伞的儿子日子又不好过了,所以整天闷闷不乐的。有一天有个人告诉老奶奶,如果下雨天你想卖雨伞的儿子生意会有多好啊,天晴了,卖布鞋儿子的生意又红火起来了,想到这里老奶奶开心地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如果我们单纯地只想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那我们可能永远都振奋不起来了。 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总是会想到事情的糟糕的一面,比如今天早上起来晚了,没有坐上班车,耽误了上班,挨了老板的骂,都怪自己这么笨,忘记了设闹钟,老板肯定对自己又有看法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起来晚了正好可以做公共交通,可以看到另外与众不同的人(而不是以前的那些同事)。换一个环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不错的;被老板骂了,说明自己可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呀,不然老板不就直接开除走人了,还费口舌干嘛。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渴望积极向好的方向,可总是忍不住会思考坏的一面,我们称之为“自动化思维”,在做重大决策前各个方面都思考到位,是对决策的负责任,是积极有力的。但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消极被动的模式,可以想象生活会有多么的苦不堪言。 那为何“自找苦吃”呢,可能并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不能够,可能曾经的你经历了下面的类似遭遇: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爸爸妈妈动不动就会破口大骂,拳脚相向,比如爸爸下班回来看到妈妈没有及时给自己做饭,然后就破口大骂,怎么这么懒之类的,甚至还会动手。那作为孩子的你看到了这种场景是不是会被吓坏了,却也无能为力,你可能会认为爸爸妈妈关系不好跟自己也是有关系的,你可能会形成“我是不好的,这个世界是危险的,不安全的”之类的想法,当你长大后,这种想法并没有因为你的长大或环境的改变而消退,而是深藏在你的思维里,当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就会往坏的方面思考,以证明这个世界确实是不安全的。(未完待续)    # 1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115359个回答
#人际关系# 1448393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040728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14870个回答
#个人成长# 3825556个回答
#抑郁求助# 288950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539590个回答
#心理咨询# 1180866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