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s
蒋营宜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持证8年
江西 | 宜春
5.0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服务人数
773
多次复购
44%
平均时长
5
长程个案
51
资质认证
无条件更换咨询师
担保交易
咨询预约
费用:
300 元起
下载APP享受更多优惠
立即咨询
预约准则
如遇咨询师变动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如要取消,请及时和客服取得联系
方案
9.0折
建立安全型的依恋模式
¥540 ¥600 /次(60分钟)7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接纳并成为有力量的自
¥540 ¥600 /次(60分钟)6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跟孩子共同成长
¥540 ¥600 /次(60分钟)7次起通话
预约
9.0折
缓解情绪压力
¥540 ¥600 /次(60分钟)7次起通话
预约
简介

【个人介绍】

一个有着丰富的咨询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专业温暖、不评判且睿智有力量的咨询师。

从业七年,咨询时长近5千小时,服务近千人,督导时长200小时。

【职业背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科学历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高级会员

【培训经历】

接受过600多课时的专业培训。以及200个学时的督导。

学习过李鸣的精神分析

曾奇峰的精神动力学

施琪嘉的创伤咨询技术

意向咨询技术,积极心理学,客体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擅长方向】

婚恋情感,个人成长(情绪低落,紧张、内耗),原生家庭,职场规划,亲子关系。

【咨询师寄语】

你若选择信任!我定不负期待!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蒋营宜的职业证书
擅长领域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个人成长、 亲子教育
累计个案时长
4403.00小时
文章
暂无文章
展开更多文章
问答
怎么判断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蒋营宜
蒋营宜
咨询师
3天前
人是行为的总和,做了才能判断。或者从了解不想要的开始

展开更多问答
用户评价
评分
5.0
全部(5)
很专业(0)
态度很好(0)
和蔼可亲(0)
效果明显(0)
耐心(0)
反应迅速(0)
书生
第1次下单
蒋老师很温柔,经验丰富,在交流中能帮助我找出问题,咨询体验很好
25-04-25 08:09:43
CMY
第3次下单
咨询过很多次了,每次都找蒋老师,是很耐心,很专业的老师
25-04-01 01:16:46
涂山木
这次来访和上次隔了快半年,这半年时间里我发生了好多好多事,又好像只发生了一点点。窝在小小的出租屋里,每天日复一日的画画,焦虑,抑郁,我也没有什么能够缓解的方式,每当情绪来临的时候,我都无法阻挡,也无法共存,它像暴风雨一样吞噬着我,我站在这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仅凭自己微小的力量,已经无法救助自己了。 有幸能够遇到你,蒋老师,我时常想,如果我在上学的时候,能够遇到一位像您这样的老师,是不是在我的青春记忆里,就会多一份温暖的回忆。你像明亮的太阳,冲破乌云,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爱与温暖。你没有同情我,也没有怜悯我,而且心疼,就像抚摸受伤的小猫那样,轻轻的抚摸着我。 从小到大,我都被灌输着“你没有妈妈”“没有妈妈很可怜”“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身边的女性,不是威严就是冷漠。我很想拥有女性的爱,我想那是比男性更加温柔美好的存在,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 长大以后,网络上总会教你,要学会爱自己,先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我想着,可是我都不知道什么是爱,怎样才算爱?我又如何能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呢。 谢谢你蒋老师,让我体验到了爱的感觉。 我追求了这么久,希望被爱,被关注,被在意,被需要,好像我就一直被这些裹挟着,看不见其他的东西。当我感受到一些之后,又会开始害怕,开始在心里提前预想结局,预想失去,希望时间停止在这一刻,停在我感受到幸福的这一刻。 直到我看到一句话“那些你看起来珍贵的情景和感受会再有的,不用太留恋”。 被爱的感觉真好啊。 我的存钱罐里不再是空的了,开始慢慢的储存了很多很多爱。 谢谢你,蒋老师。 谢谢你。
25-01-09 09:00:22
popo
第9次下单
蒋老师不仅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还有很强的共情能力,以及蒋老师给我感觉她的生活阅历很丰富,对生命也很有感悟,可以给我提出很多有效的解析和指点迷津,是导师,也是益友。蒋老师非常耐心陪伴了我半年多时间,在我最难受的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家人陪伴在侧,但是每一次在我很崩溃的时候即使已经很累了,还耐心陪伴我很长的咨询时间,非常敬业! 感恩遇见!最后见证我走出长达多年的感情阴影,勇敢奔赴新生活! 非常感谢蒋老师!
24-12-26 08:31:46
第1次下单
收获很多,谢谢老师!
24-12-14 16:15:28
27页 ,到第 确定
动态
蒋营宜
咨询中常有来访者问我:恋爱几年,但现在矛盾重重,我该如何做出选择? 今天我从心理学的层面谈论这个在情感中困惑很多人的问题,重点从三个维度去判断。 恋爱中,随着荷尔蒙的消失,感情逐渐回归到理性和现实。当矛盾频繁涌现,情感便会陷入困境,未来变得艰难,放弃又不舍或者不甘。从心理学视角审视,此时需冷静剖析几个关键维度,以判断这段情感是否值得继续坚守。 其一,考量对方对于矛盾的重视程度。在健康的亲密关系里,矛盾不应被漠视或逃避。若他在矛盾面前毫无在意之色,仿若置身事外,任由问题堆积,这无疑是危险信号。比如,每次争吵后都选择冷处理,对该探讨的问题避而不谈,持续如此,积小怨成大仇,情感根基会被悄然侵蚀。因真正在意关系的人,会把矛盾视为关系成长的契机,而非无关紧要的干扰,他会正视矛盾背后的情绪与需求,而非视而不见。 其二,探寻他是否有持续前行的意愿。意愿是行动的先导,若他在矛盾重重时已心生退意,只是因惯性或怜悯才维持表象,那这段情难有生机。观察其日常态度,是仍积极规划两人未来,如讨论见家长、筹备旅行,还是对未来避而不谈,提及则推诿敷衍。心理学研究表明,承诺与持续意愿紧密相连,当他对关系不再有承诺,放弃只是时间问题,即便你努力挽回,也难以重启同心向前的步伐。 其三,审视他为消解矛盾付出的努力。行动胜于言语,关键看其在矛盾产生后有无切实举措。若他总是口头认错,却无实际改变,如承诺改掉坏脾气却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努力徒有其表。真正为关系努力之人,会主动反思自身问题,寻求专业帮助,如共同参加情感辅导课程,或在日常中调整行为模式,尝试理解你的诉求,以行动修复裂痕。因为矛盾的消解需双方合力,一方的消极应付无法重建关系平衡。 综而言之,当恋爱遭遇矛盾困境,不凭一时情感冲动决断。从他对矛盾的重视、持续意愿以及消解努力这三方面综合考量,若三者皆缺失,或许放手是止损的智慧;若尚有一丝希望之光在这些维度中闪现,便可携手共破困局,让爱在磨砺中重焕生机。毕竟,爱情不仅是心动的瞬间,更是风雨同舟、化解矛盾的漫长的人生旅程。 你值得温柔以待!全文

蒋营宜
在传统观念里,门当户对往往被局限于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的匹配。然而,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深入剖析,女性择偶时所考量的“门当户对”有着更为丰富且关键的内涵,其中认知同频、三观一致,尤其是心智健全与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 认知同频是情感交流的基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沟通时,相似的认知水平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当女性与伴侣认知同频,便能在面对生活琐事、社会热点或未来规划时,迅速理解彼此的意图与想法。例如,对于职业发展的讨论,认知相近的两人能够共同权衡机遇与挑战,避免因理解偏差而产生无谓的争执。这种同频并非要求双方知识储备完全等同,而是在思维方式、对事物洞察力上保持相似节奏,使交流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为亲密关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三观一致则是婚姻稳定的核心要素。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犹如婚姻的三根支柱。价值观契合意味着双方在消费观念、道德准则、人生目标等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比如在消费方面,秉持节俭储蓄理念的女性与大手大脚、毫无规划的男性相结合,极易因金钱问题引发矛盾。人生观的一致让夫妻在面对生活起伏时,能有相似的应对态度,共同在顺境中进取,逆境中坚守。世界观的相符则保障了夫妻在看待社会万象、处理人际关系时步调统一,避免因观念冲突导致情感裂痕。 而心智健全与心理健康更是择偶中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心智健全的个体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以积极心态应对压力,而非将负面情绪无端宣泄给伴侣。心理健康的人拥有成熟的自我意识,深知自身优缺点,不会过度依赖或控制对方,而是给予伴侣尊重与支持,共同成长。从心理适应角度看,心智健全者能更好地融入彼此的家庭与社交圈子,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为婚姻关系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在女性择偶过程中,重新审视“门当户对”,从认知、三观到心智健康全方位考量,并非是物质或世俗的考量,而是遵循心理学规律,为婚姻的幸福与长久奠定坚实基础。唯有找到在这些关键维度上匹配的伴侣,女性才能在婚姻中收获真正的情感滋养与心灵慰藉,开启一段稳定且美好的旅程。全文

蒋营宜
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许多人常常陷入迷茫的境地。他们犹如在浓雾弥漫的森林中徘徊,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追寻什么。这种迷茫体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职业选择、恋爱对象的寻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定义。 从职业规划来看,面对纷繁复杂的职业世界,很多人不知所措。他们被各种各样的职业信息所淹没,每一个领域似乎都有机会,但又似乎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不知道自己是适合在稳定的体制内工作,还是应该在充满挑战的创业浪潮中拼搏;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究竟能与哪一类工作精准匹配,仿佛置身于一片职业的汪洋大海,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港湾。 在恋爱关系中,这种迷茫同样存在。人们常常对理想的恋爱对象或伴侣缺乏清晰的轮廓。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关于理想伴侣的标准和模板,但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时,却又觉得那些都不像是心中所盼。是选择一个性格外向、社交达人般的伴侣,还是一个内向沉稳、细腻贴心的对象?是追求激情四溢的爱情,还是平淡如水的相伴?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让他们在寻找爱情的道路上犹豫不决。 而对于理想生活的构想,更是如空中楼阁般模糊不清。有些人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追逐着物质的丰富和社会的认可;而另一些人则渴望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向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然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追求在很多人心中交织,让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哪一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迷茫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线索,那就是我们其实清晰地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这就好比在做数学题时,我们或许一时难以确定abc中哪个是正确答案,但我们却能明确地知道a不对,b也不对,那么答案就是c。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经历了一段不愉快的工作实习后,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喜欢那种高压、枯燥的工作环境,这便是我们在职业选择上排除的一个选项;当我们与一个人相处后,发现对方的某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与自己严重不合拍,我们就能明确这个人不是自己理想的恋爱对象;当我们尝试了一种忙碌且疲惫的生活方式后,内心告诉我们这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么我们就离真正向往的生活又近了一步。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大家,这种对“不要”的清晰认知,其实是我们探索内心“想要”的宝贵起点。我们可以从这些已知的否定中,逐渐梳理出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生活理全文

蒋营宜
爱:心智成熟下的同理心与利他能力。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可以随意给TA人,要付出给和你同频有爱的人,值得的人。 爱,是一种能力,一种建立在心智年龄成熟基础之上的深刻体现。心智的成熟,赋予了我们以同理心去感知他人的喜悦与痛苦,更使我们具备了利他的能力,愿意并能够为所爱之人付出。 --爱是一种能力 同理心,是爱的基石。它让我们能够跨越自我中心的局限深入到他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拥有同理心时,我们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种能力的具备,使爱不再仅仅是单向的情感投射,而是成为了一种双向的、互动的情感交流。 --爱,有利TA的能力,它是爱的深层体现。真正的爱,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更是为了给予。当我们具备利他的能力时,我们愿意为对方付出时间、精力,甚至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只为看到对方的幸福和微笑。这种无私的付出,正是爱中最珍贵的成分。 爱,不是简单的情感冲动,而是一种需要心智成熟作为支撑的能力。它包含了同理心的理解与感知,以及利他的能力。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识别爱爱、并最终找到真正的爱。全文

蒋营宜
成长,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是一场蕴含着诸多维度的深刻旅程。 成长意味着边界逐渐清晰。心理学认为,个体最初对自我和外界的认知较为模糊,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前行。随着经历的增多,我们开始明白自己与他人、环境的边界在哪里。这种清晰的界限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我,避免过度卷入他人的课题,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边界,从而建立起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成长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循环往复,最终成为问题解决高手的过程。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心理挑战,促使我们调动自身资源,寻找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不断拓展,应对策略日益丰富,心理韧性也得以增强。多次历练后,我们便能从容应对各种难题,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成长还是梦想与现实逐渐结合的过程。梦想是心灵的寄托,现实是实践的土壤。当我们将梦想付诸实践,在现实中接受检验和调整,二者便逐渐融合。这种融合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使梦想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成为可追求的目标,激励我们不断努力。 成长让我们逐渐明白世界有灰色地带。很多事情并非简单的对错之分,而是要考量是否适合。这体现了我们认知的深化和包容性的增强,使我们能以更灵活、多元的视角看待世界。 成长是寻找同频共振之人。恋爱、婚姻不再是目的,它不过是我们通往幸福的方式,若找到,是心灵的慰藉;若没有,独自前行也是自我发现之旅。 成长,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变化与感悟的心理历程。全文

蒋营宜
情绪稳定:警惕亲密关系中的PUA 在亲密关系的中,情绪稳定常常被视作一种理想的状态。然而,我们需要小心区分,因为别人可能利用“情绪稳定”来 pua 你 真正的情绪稳定,其核心在于情绪的成熟度。 在亲密关系中,情绪都需要成长。男性的情绪成长往往突出体现在“情绪自觉性”上。这要求男性更加敏锐地察觉伴侣的情绪波动,如同细腻的触角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不能对伴侣的感受视而不见,而应主动地关心对方,用温暖和理解去拥抱对方的喜怒哀乐。而且,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也是情绪自觉性的重要体现。这种责任感不仅仅是对家庭事务的分担,更是对伴侣情感上的支持和承诺。当男性展现出这样的情绪自觉性时,女性在关系中往往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安全感和情绪平稳。 然而,我们必须警惕那些以“情绪稳定”为幌子,实则情感隔离或冷漠的行为。有些人表面上风平浪静,似乎情绪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但实际上他们对伴侣的情感需求视而不见,拒绝在任何情感场景中给予回应。这种所谓的“稳定”,其实是一种情感隔离,是一种缺陷。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健康的关系建立在双方对彼此情绪的敏感度和回应上。在面对问题和冲突时,不是逃避或压抑情绪,而是勇敢地面对,共同寻找解决之道。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在亲密关系中实现真正的情绪成长和情感连接,让关系成为滋养心灵的港湾,而不是束缚和伤害的枷锁。全文

53"
李良敏
持证18年
咨询40
评价9
复购50%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2"
杨蕊
持证16年
咨询63
评价10
复购5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7"
徐青
持证16年
咨询115
评价41
复购6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1"
冯继舟
持证8年
咨询387
评价183
复购7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46"
刘秀丽
持证17年
咨询279
评价42
复购5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30"
张瑞琴
持证11年
咨询195
评价27
复购34%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52"
刘伟
持证10年
咨询8
评价1
复购0%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14"
李焱
持证7年
咨询304
评价52
复购40%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47"
赵天红
持证7年
咨询8
评价2
复购50%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54"
余咏红
持证8年
咨询34
评价11
复购58%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53"
李良敏
持证18年
咨询40
评价9
复购50%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52"
杨蕊
持证16年
咨询63
评价10
复购55%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47"
徐青
持证16年
咨询115
评价41
复购6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31"
冯继舟
持证8年
咨询387
评价183
复购75%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46"
刘秀丽
持证17年
咨询279
评价42
复购58%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30"
张瑞琴
持证11年
咨询195
评价27
复购34%
亲子教育
个人成长
52"
刘伟
持证10年
咨询8
评价1
复购0%
情绪压力
个人成长
14"
李焱
持证7年
咨询304
评价52
复购40%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47"
赵天红
持证7年
咨询8
评价2
复购50%
婚恋情感
情绪压力
54"
余咏红
持证8年
咨询34
评价11
复购58%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