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教育》

学习动力

发布时间:2021-04-10
 
    我正端坐在我的办公桌前,静静的品茶闻书,一个电话惊扰了我的安静。
 
    五月天,我的一个心理学的道友,“杨老师,你忙吗,上次来泰安准备好了去你那,临时还是被家里的急事给召回去了,特别想你和于老师,你都忙什么啊,挺好吧”
    我说:“还好吧,线下咨询不太多,我在线上平台也在做咨询”
      “杨老师,你说到做线上咨询,我有一个困惑,我感觉做线上,也只能给来访解决一下认知问题,你看沙盘也使不上,无法进行疗愈啊线上是不是弊端特别多啊”
     我和她说“我感觉线上弊端还不如线下弊端多,线上咨询直切主题,不浪费时间,都是精准客户,线下咨询者大都是初访客户,对咨询不了解,需要散乱的话题比较多,很久不能切入主题,浪费了很多时间。”
 
     “你说到的只能改变来访的认知,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具备线上咨询的技术,比如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对话依然可以在来访的创伤上做事情,你说的沙盘或者oh卡或者绘画都是工具,这些的确需要在线下完成,具备创伤疗愈的技术依然是可以完成的。”
      “杨老师给的启发特别好,我也真是受教了,还是要多掌握些技术啊。”
 
 
     一番寒暄后切入正题,“杨老师,我今天来泰安参加教学质量研讨会,想问你几个问题”
     “你说”
      “在教学质量研讨会上,很多老师都谈到,每个老师都很努力,备课也很详尽,教的时候也一遍遍教,可是孩子还是记不住,感觉没有学习动力,还有就是一些四五年级的孩子组团打手机,赛游戏,很多家长也跟着打,你说咋办啊,杨老师,这个手机问题和学习动力问题怎么解决?”
 
    我笑了笑,对着无奈的五月天说:“五老师,你操的是教育部的心啊,这是一个大工程,是我们教育体制和模式的问题,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区域或一个组织所能改变的了的。”
 
     “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检测孩子的内容都是复印的内容,孩子成为了一个被动的输出工具,不具备思索的能力。象我们中国教育,家长都是问的是:‘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啊’,而犹太教育或西方教育,家长则是问:‘你问老师了什么’,没有任何崇洋媚外的感觉哈,我们只谈现状,这样的中国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时间都被课堂充满,被作业充满,被游戏充满,被奶头乐的视频充满,却从来没有教导孩子留一点思考的空间去思考:我为什么喜欢语文,我为什么不喜欢这个老师,这个老师不好我就不学习了吗,老师今天讲的我怎么觉得有地方不通呢,我要问问老师,我怎么学和安排时间把学习学好啊。”
 
    “这样的思考,就让孩子在不断的思考探索中寻找答案而获得幸福感,满足感,这样的学习才会产生学习动力,我们今天的教育,不允许提问题,不主张有独立的思考,只是教会你死记硬背就行,不断的张嘴来填鸭就行,这样的教育有什么兴趣可言,有什么动力可言。”
 
     “再一个,中国国情人口众多,九年制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不够,每个老师都要面对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老师哪有那么多精力,国家也没有能力扩大一倍的去建设教育体系,那会是一个巨大的教育成本。就因为这么多的孩子,老师的精力有限,有多少孩子可以和老师建立亲密的无间隙的关系,大约是班里学习好的孩子能建立,其他的众多孩子无法建立和老师的亲密关系,这也就是我们心理学说的‘我和你’‘我和他’的关系,在‘我和你’的关系里,孩子感受被看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欣赏,一个生命被看到才有学习的动力,那些被忽略的孩子,被老师看不到,不重视感受不到生命的重要,哪有力量和动力去学习,这也是现在孩子没有动力的原因。”
 
    “再有就是父母家长,现在的父母借由网络时代知识爆炸,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教育理念什么都懂,加上焦虑的时代,有多少家长真正能用高智慧的有效的教育理念去教导孩子,自己情绪还不稳定,自己的关注点也不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家庭又怎能弥补学校教育的缺失,这也是孩子没动力的原因。”
 
    “没有了思考,没有了动力,就只剩下人性的喜乐,手机那么好玩,学习不好玩,父母不好玩,玩手机多好,我们的孩子借由人性的趋乐避苦,就选择了手机,这是时代的悲哀啊”
 
    “杨老师,我懂了,您的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哎,教育难办啊”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模式,不是一个国度或者一个政党靠几十年就能改变的,这不是我们共产党的错,这是历史原因,历史问题。五老师,我们是心理工作者,我们不去抱怨和拯救,去做我们能做的吧,能唤醒一个家庭是一个家庭,能唤醒一个孩子是一个孩子,能多关注一个学生是一个学生,只有大家一起去做这个事情,中国的教育才会改变”
    
   迷路的教育,教育的迷路,需要靠更多的人觉醒,更多人学习心理和家庭教育,才能真正的帮迷路的教育回到光明的大道上,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你,需要我,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