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二玲
安生,安生,只有先安,才有生。安什么?安心。只有先把心安顿好了,我们才能正常生存、生活,甚至才能保全性命。要知道,很多人因为一时想不开而自寻短见。显然,安心,比你把一件物品放好要难得多,也比你把一些事处理妥当要难得多。一个人的心,有时候受情绪或欲望的影响,很难变得平静,就像一片动荡的海,一时半刻不能停息;有时候,又像火,一旦点着了,不燃烧个够便不算完。所以,安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然而,再困难的事,也得去解决。这就首先要做到坦然,把心放平。就是说,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要坦然面对和接受,因为那都是生活的内容;不管际遇多好或多么不好,都不要大惊小怪,因为那都是新的起点。苏轼,一生被贬那么多次,每一次他都能坦然面对,而且都活得很洒脱。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就是因为他以平常心对待他所遇到的一切。就是说,外界的一切,无论好坏,他都不会放在心上。   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很好地做到安心,就必须跟外界的东西划清界限。《资治通鉴》中记载:工部尚书张嘉贞不经营家产,有人曾劝他买田地住宅,他说:“我居于将相的高位,担忧什么饥寒?如果犯了法,即使有田地住宅,也没什么用。近来,我见到朝中士大夫大占良田,身死之后,这些只能成为无赖弟子贪恋酒色的本钱。我不做这种事。”大家都认为他说得对。他这样做,让自己安心,也为后人的安心创造了条件。   在这个世界上,一些人曾因为内心欲望的膨胀、邪恶的发作而犯了不少的错误乃至罪行,这使得他们难以安生。要知道,一个人一旦良心发现,他就会为自己曾经有意或无意的不该而内疚、自责,而这样的内疚、自责又让人特别痛苦乃至痛不欲生。当这种痛苦痛到一定程度,他就会寻找某种方式去赎罪。卢梭选择了写作,完成了他的《忏悔录》。这几乎是所有良知尚未泯灭者的共同选择。就是说,要想活得安生,就要拿出自己的悔意和诚意,以期得到那些被伤害者的谅解。当然,弥补当初的错误已然不可能,而作为肇事者,至少能卸下心里的一些重负。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活得安生些。安生才是我们最理想的人生。   如果一直都在真、善、美的路上走着,那么我们过得就会一直很安生。即使偶有过失,也要及时回归正道,防止后来后悔,内疚丛生。
2温暖
相关问答
#第159天 正 反 两 面       说到正面和反面,首先想到的是辩论赛场上的双方,正方又正方的道理,反方有反方的道理,听上去都有理有据,我以为无对错好坏,只是立场、站位、经验不同而已。 想起了社会建构论的哲学观认为,“我们并非直接掌握了客观真理与现实,而是通过言语建构了一种主观现实。”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说法,正面不见得就无瑕疵,反面也不见得就一无是处,就如阴阳太极图所示,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阴阳平衡才完美。 所以生活中,无需纠缠于是正面好还是反面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选择,这个选择也只是代表了一种倾向和比例,不可能完全划清界限,因为正和反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或许此刻“正”为主导,或许那刻“反”为主导,但不论谁主导,你都得了解、熟悉、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规律、带来的好处等。知彼知己,才能找到突破口,才能找到平衡点,才能做出想要的选择。 比如,你以为考试考零分很容易,考满分很难,其实在不能交空白卷的前提下,考零分也意味着很难很难。因为你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对的,后才能故意做错或选错,否则,万一“蒙对”几道选择题或判断题呢? 再如,有人与你争辩某事的好,你首先要找到对方所说的“好”的“漏洞”,让对方明白其认为的“好”是有局限和范围的,从其视角的确是“好”,但从你的视角就变成了“不好”。如果不能做到,你就会陷入无意义的“争吵”之中,做无意义的消耗。正与反只是人的一念间,只在人心。# 1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179586个回答
#人际关系# 1476176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054614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20762个回答
#个人成长# 3951929个回答
#抑郁求助# 295509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549422个回答
#心理咨询# 1207347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