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冬英
好的关系是相互滋养的,但糟糕的关系会伤人,甚至毁掉一个人,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持续的质疑和否定。 这个过程也许并不是暴风骤雨般的,有时候它也可以显得轻描淡写,很不经意,但你的心里还是会被掀起惊涛骇浪。 比如: 都说你别穿裙子了,不相信你照镜子,你不觉得显胖吗?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这点小事值得你生这么大气吗? 你那是什么朋友!他说的话你也信? 这你都不知道?这不是常识吗? 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这样呢?我真是理解不了你了。 …… 长期的质疑和否定,会让一个人不再怀疑对方所说内容的客观性,尤其是当你特别在意对方时,更是容易因此陷入“自我反思”,直至“自我否定”,甚至为自己感到羞愧。 所以,如果有人质疑你,从第一次就不要妥协,让对方把话说清楚,让他意识到你不是可以被随便拿捏的;如果你已经被质疑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了,你还可以尝试去向其他人求证,你会发现,你并不是他质疑的那样,别人对你的评价并不相同。 喜欢否定和质疑别人的人通常都是自卑的人,他们唯有贬低别人,才能让自己感觉良好。但你没有必要成为他们的垫脚石,远离他们,越早越好。
3温暖
相关问答
#怎样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家长常常会把不让孩子感到为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包揽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也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究其原因,跟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的溺爱和保护都会使孩子养成一种脆弱的心理,会觉得所有事情都理所当然的很简单,缺少了面对残酷现实的机会。那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首先,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平时自己都会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而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如果孩子从小就被间接的避免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不仅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很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很不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孩子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内心脆弱的孩子会受到很多限制。父母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观,把它看成是孩子磨练意志,提高适应能力的好方法。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无处不在,很多小事也会带有挑战,就像长跑一样,跑到最后的人就是赢家,虽然中途可能会面临着很多次放弃的想法,最后回头发现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自己作为过来人,可以给孩子传递这种道理,也可以带孩子尝试和体验克服挫折之后的成就感。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这时就和孩子一起分析了失利的原因,并告诉孩子,相信自己,你能行,让孩子重新振作起来,准备下一次出好成绩。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孩子面对挫折和挑战的时候,父母要做好后方的鼓励工作,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撑力,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动力。 最后,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孩子; 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的,有起伏的生活才是常态,挫折就像影子一样,我们只好把它当做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时的时候,父母及时的鼓励与鞭策对坚定他的信念是最重要的支撑。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真的能做到,而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潜能开花结果的力量。在孩子成长路上,爸爸不是帮助者,不是给予者,信任是轻轻的放手,是拒绝急燥,是耐心等待。让孩子经历风雨挫折,秉持你能做到这个坚定的信任,当孩子学会独自面对挫折后,会发现孩子比原来更加坚强当茁壮。#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10775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59502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85436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0765个回答
#个人成长# 5221856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4806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56613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7473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