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王春友
问
“应该”、“可以”的心理潜台词 当我们用“你应该”和他人交流时,传递的是一种“命令性”的指引要求,在关系中我们是“主体”和“控制者”,对方是“客体”和“被控制者”。 当我们用“你可以”和他人交流时,传递的是一种“协商性”的平等关系,对方既是“客体”,也是“主体”,既是“被控制者”,也是“掌控者”。 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和教师多用“可以”以及“我们可以”,因为“主体感”和“掌控感”是人格健全和人生幸福的基石。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第154天 经常后悔,好折磨人啊!#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心理绘画-期盼#
#二十随意,三十而立 ,四十美丽,五十还有小欢喜#
#低价值感,不是你的错#
#每个生命都有本能的渴望#
#今日咨询心得#
#用十秒钟感受美好#
#为什么断联之后你会期望复合?#
#一切源于爱,一切圆满#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754892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33939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74503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10897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75828个回答
#个人成长#
5102990个回答
#抑郁求助#
349784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46967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50740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25167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28"
刘越
持证7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湖南 长沙
咨询
97
人
评价
19
条
复购
47%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黑龙江 大庆
咨询
286
人
评价
293
条
复购
73%
117"
李欢欢
持证16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 上海市
咨询
218
人
评价
64
条
复购
74%
30"
冯二玲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咨询
826
人
评价
290
条
复购
58%
60"
田大朋
持证16年
职业资格证书
陕西 西安
咨询
74
人
评价
46
条
复购
5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