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雅坤
行动带来改变,这其中有三层递进关系:首先是物理空间的改变(离开原地的动作),其次是信息密度的刷新(接触新的人事物),最后是认知框架的重构(原先的担忧被具体事实替代)。就像打开一扇新窗户,光线进来的同时,也照见了房间里原本被忽视的细节。对于很难开始行动的人,建议尝试"5%改变法则":把目标切成最小行动单元。想健身就从每天换好运动服站在瑜伽垫上开始,哪怕只做一个深蹲,利用行动惯性来突破启动阈值;再比如写作,最初空白的文档就像是悬崖,当你写下第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就会成为支点,后面的的文字自然以此为基点生长。这些微量行动能绕过心理防御机制,当身体先于思维进入状态时,大脑的抗拒就会自然消解。重要的是培养"行动惯性",就像推动生锈的齿轮,最初的阻力最大,但转动起来后就会产生自己的动能。你还可以进行失败预演术,提前设想3种最糟糕的情况以及应对方式,将不确定转化为可执行的备案。这样即便行动受挫了,你也知道如何去应对,不至于手忙脚乱再次缩回到焦虑中。你也给自己设计"行动证据库",每次完成小行动就记录当时的感受和收获。三个月后回看,这些具体的事实例证会比任何励志语录都更有说服力。行动不是消除不安的魔术,而是把抽象焦虑转化为具体问题的转化器,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拓展生命的维度。能够对抗焦虑、迷茫、无助等状况的,只有行动。不要害怕失败,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在意你的失败。但一旦你行动了,即便最终没有导向预期的目标,但也一定有其他的结果。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行动带来改变,这其中有三层递进关系:首先是物理空间的改变(离开原地的动作),其次是信息密度的刷新(接触新的人事物),最后是认知框架的重构(原先的担忧被具体事实替代)。就像打开一扇新窗户,光线进来的同时,也照见了房间里原本被忽视的细节。对于很难开始行动的人,建议尝试"5%改变法则":把目标切成最小行动单元。想健身就从每天换好运动服站在瑜伽垫上开始,哪怕只做一个深蹲,利用行动惯性来突破启动阈值;再比如写作,最初空白的文档就像是悬崖,当你写下第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就会成为支点,后面的的文字自然以此为基点生长。这些微量行动能绕过心理防御机制,当身体先于思维进入状态时,大脑的抗拒就会自然消解。重要的是培养"行动惯性",就像推动生锈的齿轮,最初的阻力最大,但转动起来后就会产生自己的动能。你还可以进行失败预演术,提前设想3种最糟糕的情况以及应对方式,将不确定转化为可执行的备案。这样即便行动受挫了,你也知道如何去应对,不至于手忙脚乱再次缩回到焦虑中。你也给自己设计"行动证据库",每次完成小行动就记录当时的感受和收获。三个月后回看,这些具体的事实例证会比任何励志语录都更有说服力。行动不是消除不安的魔术,而是把抽象焦虑转化为具体问题的转化器,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拓展生命的维度。能够对抗焦虑、迷茫、无助等状况的,只有行动。不要害怕失败,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在意你的失败。但一旦你行动了,即便最终没有导向预期的目标,但也一定有其他的结果。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1温暖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80090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88662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99167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6655个回答
#个人成长# 5374393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9968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8371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07339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