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父母对你的方式,以及父母教导的方式,这些都是有一定的影响,儿童自我状态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大家有无发现,领导布置任务时,你下意识回答好的,我都能完成,哪怕早已超负荷,但是你本能还是先回答,因为你的骨子里,觉得,你只能是这样回答,以及事情就是要这样做的。
比如伴侣忘记纪念日,你明明委屈却假装没事。因为很多时候,心里没有太多的底气,我会习惯讨好,习惯压抑自己的情感。
这些讨好、压抑的行为,往往源于童年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蛤蟆先生从小被父亲严苛要求,母亲则忽视他的情绪,导致他成年后习惯性用乖孩子面具掩盖真实需求。
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但童年模式会像程序代码一样写入潜意识。这也就是为什么,长大后,觉得自己身上会有父母的影子。
我们可以写下最近一次情绪失控事件,追溯它是否与童年某次相似经历有关。
每天花5分钟与内在小孩对话:我看见你了,现在我们可以用成年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出生不能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