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遇到一个强势的人,不要认怂,不要顺从,只需要记住“心理逆反理论”:当人们的行为自由受到限制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为了恢复这种自由,他们往往会做出与限制他们行为的要求相反的举动。
面对强势的人,如何利用 “心理逆反理论” 应对?
(1)巧妙设置选择,引导对方,表面上看是让对方做决定,实际上是引导其走向我们期望的方向。
比如,在工作项目讨论中,强势的同事想主导一切。你可以说:“这个项目接下来有两个推进方向。A方案优势是……劣势是……;B方案优势是……劣势是……;您觉得哪种更适合咱们这次的项目?”这样,既给了对方掌控感,又通过提供的选项暗暗引导,利用逆反心理,让对方不易直接拒绝我们给出的范畴。
(2)调整沟通方式,激发自主,不要直接反驳或命令,而是采用启发式提问。
比如,强势的领导提出一个不太合理的方案,你可以问:“领导,您看这个方案在执行时,可能会遇到资源分配紧张的问题,要是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会不会让后续推进更顺畅呢?您怎么看?”这种提问方式,激发了对方的自主思考,让其感觉不是被强迫接受新观点,而是自主发现新的可能性,基于逆反心理,对方更易接受这种沟通下的建议。
(3)适当示弱,唤起同理心强势的人往往有较强的掌控欲和表现欲。我们可以适当示弱,激发他们的保护欲和同理心,同时利用逆反心理,让他们不自觉地为我们考虑。比如,在与强势的合作伙伴交流时,你可以说:“这次合作中,我在某个环节确实有些困惑,担心会影响整体进度,您经验丰富,能不能给我点建议?但我也担心自己理解能力有限,您要是能讲得详细些,我肯定能更好地跟上大家的节奏。”这样既让对方感受到被需要,又因为你的示弱,触发其逆反心理中想要帮助弱者、打破你 “理解能力有限” 这种设定的想法,从而更积极地配合你。
(4)利用 “欲擒故纵”,制造心理落差
比如,在讨论一个重要决策时,强势的人急于推进自己的想法。你可以先表示:“我理解您对这个决策很有信心,其实这个方向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我觉得现在可能不是最佳时机,要不咱们先放一放,再看看其他方面的情况?”这种看似让步、想要放弃讨论的态度,会制造出心理落差。基于逆反心理,强势的人反而会重新审视这个决策,甚至主动与你探讨更多细节,以便说服你,此时你就有机会引导讨论走向更合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