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孙玉松
问
人在业力烦恼中挣扎时,往往不能看透事情的本质,无法用智慧把控好事情的发展。 但是每一个愿意信任、能够配合改变和成长的来访者,我愿用修学多年的智慧,推动来访者的人生,往好的方向走。 来访者当时不理解不明白,会害怕会担心,会反复会怨怼,这都是正常的。只要愿意配合走下去就好。只要不把刀对向这个引路人,引路人就敢带你继续走下去。 当你的人生开始好转,回头再看,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为何推动你这样做。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在意是本能 不在意是智慧#
#做一个自由的人#
#关注青少年成长#
#什么是移情#
#【成长是裂缝里透出的光】#
#改变 适应 宽容 放弃#
#我们每天会被欺骗多少次? 答案:10-200次。 其中最可怕的是自我欺骗。 自我欺骗其实来源于“认知失调”,即当我们的自我认知和我们的行为、或者他人的评论产生矛盾时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 当自我认同感收到威胁时,我们会特别积极地通过最快捷的合理化或否定化来平息令我们感到不安的证据。 比如说,我认为自己一直生活健康,当同事指出我喜欢吃油炸食品对身体不好时,我可能会极力否认“没有啊,我很少吃油炸食品的。” 我们一生都在为自己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让这样的小事危及这一点是可耻的。 我们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技能和决心,然后把失败归咎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 因此,我们对“认知失调”的默认反应是合理化和否定化,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自我辩解”让我们跟特定的“自我形象”相吻合。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这么做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谎言会催生更多的谎言。对于我们说的真话,我们不需要再做多余的工作,但对于谎话,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圆谎” 合理化和否定化维护了我们的“自我形象”,但却以欺骗自己为代价。如果不了解我们的外部行为与我们的内部愿望不符这一点,我们就没有动力改变。我们自己也会重蹈覆辙。 当然,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倾向,并努力正视自己的问题。#
#心理学的三大使命#
#温暖亲切,用“心”聆听#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57670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79888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94793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27547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4637个回答
#个人成长#
5325315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8143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4599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96841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69293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41"
王晓静
持证10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山东 青岛
咨询
215
人
评价
55
条
复购
28%
34"
姚雯雯
持证2年
心理治疗师
广东 深圳
咨询
6
人
评价
3
条
复购
33%
57"
张俊霞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南 平顶山
咨询
83
人
评价
2
条
复购
24%
30"
洪君玉
持证10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 深圳
咨询
343
人
评价
45
条
复购
43%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黑龙江 大庆
咨询
298
人
评价
302
条
复购
7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