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那些你想不通、看不透、理不清、放不下的往事,岁月都会替你轻描淡写。 执念是对自己的惩罚, 释怀是对自己的和解。 放下执念,善待自己,心才能回归安宁和富足。 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若不是心宽似海,哪里来人生的风平浪静。 余生,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深深懂得,淡淡释怀。 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珍惜当下,不负流年,不负自己。
那些你想不通、看不透、理不清、放不下的往事,岁月都会替你轻描淡写。

执念是对自己的惩罚,
释怀是对自己的和解。

放下执念,善待自己,心才能回归安宁和富足。

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若不是心宽似海,哪里来人生的风平浪静。

余生,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深深懂得,淡淡释怀。

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珍惜当下,不负流年,不负自己。
相关问答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父母对孩子经常颐指气使,就会形成一种言语行为上的“习惯性粗暴”。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身心带来的伤害,给亲子关系中埋下隐患,或者意识到了却没有改变的勇气。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骂一顿或打一顿,孩子没有能力反抗,其实这和恃强凌弱没有本质区别。对孩子习惯性粗暴的父母大都是不能很好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绪的人,育儿过程中遇到各样问题或挫折时,他们的心智水平和心理能量不足以应对问题,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爆发,把孩子当成恶劣情绪的牺牲品。 不少对待孩子粗暴的父母,自己在原生家庭也同样被粗暴对待。成为父母后,就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将这种方式复制到自己的亲子关系中,还理所当然地认为:“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现实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有的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又没有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或途径来释放压力,回到家一看到孩子有什么不顺眼,就马上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孩子变成了可怜的“替罪羊”。打骂孩子暂时不用付出什么代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心情不好了就拿孩子出气,变成习惯性粗暴。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父母这种自私、冲动的行为对孩子身心和亲子关系造成的伤害是深远的。 某种行为成为习惯,的确不容易马上改变,但只要父母意识到了粗暴态度对孩子带来的伤害,也不愿意被这种不良习惯所控制甚至代代相传,改变就有了动力和契机。 当父母忍不住要对孩子恶语相向甚至棍棒伺候的时候,请给自己几秒钟的暂停时间,把孩子想像成童年的自己,回忆一下自己被粗暴对待时的痛苦感受,看见自己内心那个曾经可怜无助的内在小孩。有了这样的反观和觉察,父母才能深深领悟: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125832个回答
#人际关系# 1453136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043038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15941个回答
#个人成长# 3846471个回答
#抑郁求助# 290009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541147个回答
#心理咨询# 1185126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