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郝荣
问
所有因你而起的善,你都会得到相应的善德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父母的自我人格完善,孩子才能幸福#
#在富裕家庭中深陷精神暴力无法自救的女性非常多,且主要是隐性的。因为会有非常多的人来把她“按回去”——又不缺吃少穿老公还不打你,这也不满意也太作了吧?但是精神暴力也是暴力,每个人都值得在家庭和亲密关系中被好好对待。我一向认为,会向他人求助的人是最强大且智慧的。因为TA不但有勇气和智慧站出来承认自己需要帮助,还有勇气和智慧承认别人的能力,接纳别人的帮助。因为TA懂得个人能力的限制性,以及众人智慧和能力的无限性。#
#以自己的节奏,过好每一天#
#朋友的作用#
#如何诉求化解情绪#
#吸引力法则#
#你可以自私一点#
#忏悔的另类解读#
#希望——为孩子成长指明方向 家庭教育不能停留在对孩子需求的满足之上。我们还需要对孩子有要求,把他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和有用之才的过程中,肯定是第一位的。但仅有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孩子提出我们的希望,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方向。 对于一个粗心的孩子,你希望他细心一些;对于一个写作业拖拉的孩子,你希望他完成作业及时一些;对于一个缺乏耐心的孩子,你希望他多一些耐心;对于一个胆小的孩子,你希望他勇敢一些。这些希望都反映了孩子成长的方向,也是他成为社会的人、有用的人的必修课。 只是对于家长而言如何表达希望却是大有学问。如果期望表达的方式不当,就变成了对孩子的否定。例如,你有一个活泼的孩子,你希望他安静一些,你告诉他说:“你安静些好不好?”或者“你能不能像某某一样安静地坐在那里?”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孩子会认为:活泼好动是不好的,那个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的某某是好的,自己是不好的。这样一来,家长的希望就变成了对孩子的否定。其实家长并没有认为活泼是不好的,只是孩子过分活泼,而希望他适当收敛一些而已。 家长需要注意一个原则“表达希望应当肯定在前”。就是你向孩子表达希望的时候,应该先肯定孩子然后再来表达对他的希望,这样就可以避免他把你的希望理解为对他的否定。例如,遇到上面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说:“小孩子活泼一些挺好,但如果你在必要的时候让自己保持安静就更好了。”这样的话,既对他的活泼保持了肯定,但同时也告知了他努力的方向——必要的时候学会安静。#
#让人越话越愉悦的30件小事#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726801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22283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69168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06547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73520个回答
#个人成长#
5042883个回答
#抑郁求助#
347580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41751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38508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12856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55"
马霞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天津 天津
咨询
144
人
评价
58
条
复购
66%
38"
金惠书
持证16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 营口
咨询
381
人
评价
134
条
复购
65%
43"
樊旭东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湖南 长沙
咨询
94
人
评价
6
条
复购
36%
14"
李焱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 沈阳
咨询
300
人
评价
52
条
复购
41%
19"
李志宏
持证11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陕西省 西安市
咨询
427
人
评价
93
条
复购
4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