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杰
在婴儿生命最初几个月,作为小婴儿,父母还很难识别他们已经有自体感了,但是他们是有一些自体的萌芽的,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还不具有我们说的自体。之前谈到的核心自体是具有结构化的自体,具有凝聚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但是这个核心自体是在婴儿几个月之后才逐渐形成发生的。而在孩子生命的前几个月里,父母是怎么体验孩子的呢,其实这里大多数还是他们自己的幻想,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想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孩子的幻想,是他们自己建构并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其实在孩子头几个月里,是父母自己的幻想主导并体验孩子的感受。总结一下,在孩子的头几个月,主要是父母的投射,主要是父母怎么去想象这个孩子去理解这个孩子的。所以最初的几个月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投射做反应的。这其实是个好事儿,就是父母在孩子头几个月有投射是正常的,因为这样就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虽然父母已经把孩子当成什么样的人了,但是很明显,孩子还没有做好去做这个父母眼中的人的准备,这是一方面。另外,还有调谐和反应性的部分。 然而很重要的是,虽然父母有这样的投射在,但是他们也需要具有修正自己投射的能力,那么他们就需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他的需求的表达、他的情绪的状态来对应的反应和自身的调谐,通过这些来修正对孩子的投射,但是如果他们过度沉溺于投射,就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反应性和调谐。 通过这种互动慢慢地就发展到第二年,后面几年慢慢就可以看出来孩子在表达一些他经由这些互动形成的一些独特的人格特征。而在这段时间,父母会去修正自己的投射,他们会根据孩子越来越大他自身的特征就越来越明显了,父母就会看到,原来我的孩子是这样的,他有这样的行为跟我交往和互动的,这是他们就会修正自己的投射,而真实地看到孩子自己独特的他发展出来的特色。随着孩子长大,他的自体客体体验也在逐步发展,而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有可能、有机会从父母身上获得自体客体体验的满足的。逐渐地父母就意识到说,我的孩子是有这样独特的性格的,我和他之间也有这样独特的主体间性的感觉,我是这样的,我的孩子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之间就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互动,父母就会开始反射回去,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体验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从父母的反射中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相关问答
#第146天 维持积极关系的5个沟通策略 什么样的沟通有助于维持关系的满意度呢?作者引用了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列出了五个策略: 1)积极性:意思是,保持关系的氛围是有礼貌的和积极向上的,同时避免批评。比如当孩子说“不想上学时”,如果父母的反应不是恼羞成怒、批评指责,而是心平气和、真诚倾听的话,孩子就更有可能进一步说出自己内心的苦恼。亲子咨询中,经常是:“孩子的话能够说出来,父母的话才能听进去。” 2)开放性:意思是,真诚坦率地说出你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而不是评判对方。比如,说“你说不想去上学,妈妈有点担心”,就比说“你不想上学想干什么?不上学以后怎么养活自己?”要更有助于进一步的沟通。 3)保证:是指从语言和非语言的层面上,让对方知道他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你是忠于这段关系的。仍然用“不想上学”的例子来看的话,妈妈接下来可以说:“虽然我有点担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你是我最珍爱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妈妈一定和你一起面对!” 4)社交网络:这个策略是说,关注彼此的朋友、家人和和亲人。比如,妈妈可以继续询问孩子,与同学的关系还好吗?班里有没有其他人也不想上学呢?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是不是让你感到压力太大了?这么做的好处是,让孩子真实接收到妈妈的关心、而不是打击和否定。沟通双方共享的网络越多,关系也越稳固。 5)共享任务:这个策略是指,帮助彼此打理生活中的琐事和义务。这一条,功夫主要在日常,如果放到上面的案例中,妈妈可以这么说:“你希望妈妈为你做些什么呢?”——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孩子,听到这句话,内心会不会觉得被支持和温暖到了呢?不仅是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同事之间也一样,它可以让沟通双方成为队友、而不是对手。 上面的五个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关系就能够积极地维持下去。但再稳固的关系,也会遭遇严峻的考验,有时来自外在压力:比如工作、财产、第三者等;有时来自两人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意见;还有的时候来自关系越界,比如:破坏了关系中的承诺和忠诚、疏离、情绪化、言语或身体的攻击等。 要修复关系,首先第一步是讨论越界行为,例如:“你昨晚当着大家的面对我吼叫,这真的让我很尴尬。”接着,尝试重新开始,承认自己的过失、改变沟通动力。所谓改变沟通动力,就是:当沟通和关系陷入困境时,放弃无效的沟通模式,换个角度看问题。# 1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2723493个回答
#人际关系# 1272672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957270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276924个回答
#个人成长# 3098338个回答
#抑郁求助# 262723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483689个回答
#心理咨询# 1025734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