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M从事自由职业,经济状况无问题,工作时间自己可以掌握,但他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工作上,努力地赚钱,让生活质量打了折扣,也疏忽了自己的家庭。既然从事自由职业,就应调整工作比重,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但是他并不愿意,身心仿佛被困住了,常抱怨自己很疲惫。
既然已经感到疲惫了,为何不做出调整呢?M给出一个理由:“我没办法调整。如果我不多赚点钱,我会感到很害怕。我没有安全感。”
M的例子很常见。M的生活陷入不得不如此的循环,他感到很无奈。但局外人看到M这样的状态也常疑惑,甚至会忍不住劝说:“既然工作时间自由,经济条件又许可,为何不调整时间,提升生活质量呢?”
但是局外人无论怎么说,也无法让M改变。
驱动M努力赚钱的是什么力量呢?从M的理由来看,是M的“害怕”与“不安全感”。
内在改变了,外在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M若要解决受困的状况,不是减少或增加赚钱的时间,而是探索他的“害怕”,不让“害怕”主宰他,从而减少“害怕”对M的控制,让M脱离惯性的思维,改变惯性的应对方式。
当M能面对“害怕”,理解、掌控、减少,或者克服“害怕”,那么M就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要赚钱,以及要投注多少时间在工作上。
当内在改变了,外在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如果M愿意探索,愿意当自己的主人,不是让害怕当主人,我对M可能会进行如下的提问:
“不投入工作,你会害怕呀?你要谈谈害怕吗?
“你害怕什么呢?
“这个害怕有多久了?
“这个害怕怎么来的?
“类似的害怕,是从小就有的,还是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有的,还是进入家庭之后才有的?
“引发你对缺钱的害怕,那个事件可否说说?
“那个事件带来冲击的同时,还带来什么样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你是好的吗?
“你怎么看待害怕?
“你期待害怕减少吗?
“你想做害怕的主人吗?
“你愿意靠近害怕吗?
“当你害怕的时候,你是有价值的吗?
“你接纳害怕中的自己吗?
“当你害怕的时候,你怎么看待自己?”
“害怕”是感受层次,一般人知道自己害怕,却不知道被害怕控制,不知道如何靠近害怕,不知道害怕从何而来,不知道如何应对害怕……
当内在的“害怕”成了主题,内在探索,问句环绕害怕的成因、过去的事件,对害怕的观点、期待,面对害怕时渴望,以及害怕时的自我。对话交织着时间与冰山,探索过去的事件的影响与其对内在的冲击,通过探索让M觉察,让M决定自己,让M成为自由的人。
——【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