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萍
​ 为什么有些人看事情很透彻,却依然摆脱不掉很多痛苦?其实心理学的“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知晓,它是一种同时包含着情感和认知功能的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自省能力非常不错的来访者,对自我的认知远远超过一个尚且还不了解ta的咨询师,却依然会陷落在自己已知的世界里,有时候这种有关自我的深刻洞察,反而会成为驱除异己经验的武器,它会塑造一种外人近乎不可辩驳的自我合理性。
​        为什么有些人看事情很透彻,却依然摆脱不掉很多痛苦?其实心理学的“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知晓,它是一种同时包含着情感和认知功能的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自省能力非常不错的来访者,对自我的认知远远超过一个尚且还不了解ta的咨询师,却依然会陷落在自己已知的世界里,有时候这种有关自我的深刻洞察,反而会成为驱除异己经验的武器,它会塑造一种外人近乎不可辩驳的自我合理性。
相关问答
#第244条 如 何 和 人 聊 得 来 保持好奇心,不要随便定义我们的谈话对象,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要见到一个穿Polo衫的男生就觉得他一定是个呆呆的宅男,看到美女化妆就觉得她一定是一个肤浅的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模一样的雪花,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指纹。同样,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特征和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独特的身体、精神、情感及心理组合而成,有其独一无二性。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的思想与我们一致,我们也无法去控制别人的思想。而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才会让交谈变得更加有趣。在开始交谈之前,我们总会去寻求双方的相似性,因为共同话题越多,交谈就更容易进行。我们认为与我们结交得好的朋友,总是那些三观、思想与我们相近的人,这个听起来确实比较符合逻辑,不是吗?但如果总是一致的话,岂不是成了自己与自己交谈、自己与自己相处? 你有没有过同样的感受?即使你与你的朋友已相处多年,但某一次的谈话中你了解到,原来他不止是你之前所认识到的那个样子,原来他很喜欢养花,原来他见解特别独特,原来他思维如此跳脱。而这些“原来”使得你眼前一亮,也一直对你的朋友保持着好奇。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多,谈话的内容就会越丰富,探索的话题也会越来越多,差异丰富了生活的本身。因此,人际关系也会更容易朝新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坚持自己的个性,尊重别人与自己的差异,交谈才会更有趣。如果大家彼此都相似,那生活岂不就如同一杯白开水一般,无色无味?# 2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765333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38320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76523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76696个回答
#个人成长# 5126073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0594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48898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5557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