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当周围动荡不安,内心被不确定包围时,最重要的不是殚精竭虑掌控不确定,而是去寻找确定的东西来稳住心神。”
我们都希望拥抱有序,追求可控,但失序、随机才是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既然外部环境难以撼动,不如稳固大后方,专注学习与成长。
当一个人无论面对何种处境,都能把日子过好,他也一定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站稳位置,安身立命。
1.加固内在稳定性
《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一书中,有一个故事。
1975年,美国钢琴家基思要举办一场音乐会。
直到演出前他才发现,钢琴音调不准,几个黑色键还坏了。
面对突发情况,他没有慌乱,而是努力弹好这台坏钢琴。
为把琴声传到后排,他用力演奏,激情四射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满满活力。
高音键不能用,他就奏起中音,乐曲听起来耳目一新。
就这样,这场意外下的音乐会,反倒成了基思职业生涯中最独特的演出。
雨果说:“纵然走在摇晃的地上,步伐也要坚定。”
一个人对抗风险最好的办法,不是逃避闪躲,而是加固一颗定海神针般的强大内心,以不变应万变,用有常对抗无常。
沉住气,静下心,先让自己不乱阵脚,才有足够勇气抵御侵扰,顺利度过危机。
2.守住日常节奏感
心理学家陈海贤,提出一个“场”的概念。
他认为,在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场”,去完成特定的小事,就可以过好当下,给生活带来确定性。
这个“场”,可能仅仅是一个小书桌。
当你在书桌前坐下,就会提醒自己要心无旁骛,好好工作。
慢慢地把它变成习惯,每次你进入这个“场”,就下意识地把自己从纷繁混乱的生活中摘除,进入心流状态。
“场”的形态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沉浸式读一份小报,静心做一日三餐,全情和三五好友聊天……
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真正能够抓住的,唯有当下。
正如《何为良好生活》中所说:
“不管好坏,生存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自己的良好生活。”
只有把当下过好,让生活中的一切回归序列,失序感也不会将你磋磨。
3.增加人生支点
学者刘擎说:
“如果要建立起局部的秩序,你要有一种远见,不能仅仅依附于当下此刻的状况,而要将其前瞻性地与未来秩序关联。”
人活于世,不能只有一个支点。
尤其是在随机的世界里,一旦唯一的支点断裂,生活的大厦就会分崩离析,引发更大的人生危机。
多拓展一些支点,主动和不确定过招,即便遭遇兵荒马乱,也能不慌不忙,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