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思
在咨询中会发现很多父母对于每个阶段的孩子都会有各种看不惯的嫌弃。经常的无效沟通其实导致最终亲子关系破裂⚠️ 其实父母的认可和接纳,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资本。 那么怎样才算好的父母呢? 答案是,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客体”。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恒常地看见和接纳孩子,让孩子在我们这里能专注地做自己。 关于好父母在精神分析有个说法叫,容器。 父母要是孩子的容器,那么容器具备的三个特点 1、当孩子把事情做好的时候,认可孩子 2、当孩子收到挫败的时候,支持孩子 3、当孩子出现情绪、活力、攻击性时,能够在与父母的关系中能够积极流动。 如果都做到了,父母就是好父母。 我很认同一句话:“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
相关问答
#第146天 维持积极关系的5个沟通策略 什么样的沟通有助于维持关系的满意度呢?作者引用了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列出了五个策略: 1)积极性:意思是,保持关系的氛围是有礼貌的和积极向上的,同时避免批评。比如当孩子说“不想上学时”,如果父母的反应不是恼羞成怒、批评指责,而是心平气和、真诚倾听的话,孩子就更有可能进一步说出自己内心的苦恼。亲子咨询中,经常是:“孩子的话能够说出来,父母的话才能听进去。” 2)开放性:意思是,真诚坦率地说出你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而不是评判对方。比如,说“你说不想去上学,妈妈有点担心”,就比说“你不想上学想干什么?不上学以后怎么养活自己?”要更有助于进一步的沟通。 3)保证:是指从语言和非语言的层面上,让对方知道他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你是忠于这段关系的。仍然用“不想上学”的例子来看的话,妈妈接下来可以说:“虽然我有点担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你是我最珍爱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妈妈一定和你一起面对!” 4)社交网络:这个策略是说,关注彼此的朋友、家人和和亲人。比如,妈妈可以继续询问孩子,与同学的关系还好吗?班里有没有其他人也不想上学呢?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是不是让你感到压力太大了?这么做的好处是,让孩子真实接收到妈妈的关心、而不是打击和否定。沟通双方共享的网络越多,关系也越稳固。 5)共享任务:这个策略是指,帮助彼此打理生活中的琐事和义务。这一条,功夫主要在日常,如果放到上面的案例中,妈妈可以这么说:“你希望妈妈为你做些什么呢?”——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孩子,听到这句话,内心会不会觉得被支持和温暖到了呢?不仅是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同事之间也一样,它可以让沟通双方成为队友、而不是对手。 上面的五个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关系就能够积极地维持下去。但再稳固的关系,也会遭遇严峻的考验,有时来自外在压力:比如工作、财产、第三者等;有时来自两人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意见;还有的时候来自关系越界,比如:破坏了关系中的承诺和忠诚、疏离、情绪化、言语或身体的攻击等。 要修复关系,首先第一步是讨论越界行为,例如:“你昨晚当着大家的面对我吼叫,这真的让我很尴尬。”接着,尝试重新开始,承认自己的过失、改变沟通动力。所谓改变沟通动力,就是:当沟通和关系陷入困境时,放弃无效的沟通模式,换个角度看问题。# 1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84240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90248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99856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6976个回答
#个人成长# 5383684个回答
#抑郁求助# 360211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9026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0929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