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蒋营宜
问
去觉察那些关系中的感受,是否是反复发生的,然后触发了相同的行为。有些情绪是对方制造的,自己只是下意识的去配合,或是自己特别容易产生特定的情绪,然后轮回着同样的结局。 理解后,改变会在这些瞬间发生。
2温暖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很多时候,人们对自己的了解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清晰、具体,因为我们太容易忘记很多事情,甚至忘记自己!在电视剧中,很多失忆的剧情,失忆的人,忘记的多是让自己痛苦的,根本不想去面对的事情或人。日常生活中,我们虽没有经历那样的失忆,但事实上,我们会本能的忘记那些让自己煎熬,痛苦,无助的事情,忘记那个时刻的小小的自己,大脑会自动屏蔽了这些灰暗时刻。但这些记忆真的消失了吗?绝对没有!它们只是被锁在了记忆的最深处,成为了我们人生版图缺失的碎片,我们要通过一些方法,找回这些碎片,才能整合碎片,成为完整的自我!#
#我思故我在!#
#焦点金句:3#
#情感的意义#
#我们所见,所听,所说不一定是完整真实的,真相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去感知,去体验[微笑]#
#为什么放不下?#
#你会吃亏吗?#
#第606天 家长在养孩子的过程中要经历的阶段: 1、不知不觉:用家长认为好、认为对的方式养孩子,结果孩子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表现、或大或小的问题,家长心里充满了“为什么?”“不理解”,甚至委屈感。 2、后知后觉:家长懂得求助,开始自我成长,发现是以前自认为好、自认为对的方式导致了孩子出现了现在的问题。这个阶段虽然头脑知道了“因果”,但是做不到,固有的行为模式导致家长的行为还在原有的模式里作为,问题没得到真正的结局,家长在后悔,孩子在痛苦。 3、当知当觉: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对自我认知、自我模式的调整和升级,就能看清自己的“活法”塑造了孩子的现在,正在影响孩子的未来。并在当下的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里能做出即时调整。从处理每一个当下问题开始调整,由于孩子在成长,问题在升级,所以仍然会有问题出现。 4、先知先觉:家长越了解自己、改变自己,才越有能力有格局引导和改变孩子。这要求家长具备从当下预见未来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对孩子的问题,分清主次、抓大放小。在这样的模式下,孩子不会感受到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条条框框,但是大方向是沿着家长“社稷”在走。#
#2022年大年初五: 破译#
#焦虑怎么办?#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97258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95488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202496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33934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7962个回答
#个人成长#
5415285个回答
#抑郁求助#
361098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71263个回答
#心理咨询#
1515923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86565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46"
孙荣艳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天津 天津
咨询
37
人
评价
7
条
复购
37%
76"
魏孝琴
持证9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 中山
咨询
260
人
评价
49
条
复购
50%
48"
刘芝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陕西 西安
咨询
390
人
评价
178
条
复购
73%
41"
段雅坤
持证17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河北 保定
咨询
235
人
评价
58
条
复购
66%
38"
任洪芝
持证1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 营口
咨询
1086
人
评价
119
条
复购
5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