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自然是谁的需求,谁去满足,我们需要对自己的需求负责。
妻子因为要擦玻璃,找不到开纱窗的钥匙,想要得到丈夫的帮忙和支持(一起想办法、找钥匙),因丈夫的漫不经心,全口否定回应(擦那干啥,别找了,打不开,快别擦了,找不到,擦玻璃危险等等言语),刺伤了妻子的感受,而引发了争吵“大战”。
听到这样的故事,每个人的占位可能就有所不同了吧,有人觉得,既是夫妻,那么家务也理应共担,就像戏曲里唱的一样“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做好家庭工作分工,相互扶持才好。
只是这样的分工是基于爱、尊重、支持,也有着自愿原则为前提。前提不在,仅看到了自己的需求,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去看对方的需求,那么这期待的背后,就变成很复杂的情感,比如,“对方否定我(攻击我),对方是坏蛋,对方不理解我,对方不支持,对对方失望,对对方无可奈何等等”,有了这些想法在背后运作,妻子自然会感觉很委屈,很愤怒,一场简单的需要帮忙的需求,就会衍生出诸多思绪,最后引发大战。
那该怎么办呢?停一停,看一看期待变背后是谁的需求未被满足,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该想些什么办法?如果前提条件缺一不可,那么又该如何让这些条件搭建成熟,让“你耕田。我织布”变得水到渠成。
最容易推动的“动力”是什么呢?是肯定和鼓励,那么又该怎样去肯定和鼓励呢?(下节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