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红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要去了解伤害我们的人?对于施加给我原生家庭之伤的父母,我只想尽力地摆脱他们。 你绝对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疑惑的人。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许多有着原生家庭之伤的成年人寻求心理咨询的首要目标,就是“不要变成像我爸(我妈)那样的人”。 然而,讽刺的是,许多时候我们越是想要脱离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我们越是会陷入泥潭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着急、生气时候的样子,自己苛责自己的样子,真的很像那个我们最不想成为的人。在相安无事的时候,我们刻意地朝着和父母完全相反的方向奔跑着前进。而情急之下,我们又会做出和父母一模一样的选择。 这种现象的产生,和我们之前说到的人类在遭遇到伤害时自动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当幼年的我们无法抵抗来自父母的原生家庭之伤时,我们只能够顺从父母,在潜意识中,我们吸收了父母的一部分性格特征、思维模式,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来更好地适应父母创造的环境,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心力内投”(introjection)。久而久之,我们潜意识中模仿父母的部分逐渐演化成了我们自己性格特征、思维模式的一部分,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仿同”(identification)。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要去了解伤害我们的人?对于施加给我原生家庭之伤的父母,我只想尽力地摆脱他们。
你绝对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疑惑的人。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许多有着原生家庭之伤的成年人寻求心理咨询的首要目标,就是“不要变成像我爸(我妈)那样的人”。
然而,讽刺的是,许多时候我们越是想要脱离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我们越是会陷入泥潭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着急、生气时候的样子,自己苛责自己的样子,真的很像那个我们最不想成为的人。在相安无事的时候,我们刻意地朝着和父母完全相反的方向奔跑着前进。而情急之下,我们又会做出和父母一模一样的选择。
这种现象的产生,和我们之前说到的人类在遭遇到伤害时自动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当幼年的我们无法抵抗来自父母的原生家庭之伤时,我们只能够顺从父母,在潜意识中,我们吸收了父母的一部分性格特征、思维模式,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来更好地适应父母创造的环境,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心力内投”(introjection)。久而久之,我们潜意识中模仿父母的部分逐渐演化成了我们自己性格特征、思维模式的一部分,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仿同”(identification)。
1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