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胡艳丽
问
耿耿于怀暗示一种难以释怀的、持续的牵挂情感,既可能源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也可能源自对遗憾或错误的沉溺,且常带有负面情绪属性~ 答应我,照顾好自己哦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三#
#和青春期孩子沟通应避免的雷区#
#乐观面对生活#
#2024.8.4 第29天#
#我们每天会被欺骗多少次? 答案:10-200次。 其中最可怕的是自我欺骗。 自我欺骗其实来源于“认知失调”,即当我们的自我认知和我们的行为、或者他人的评论产生矛盾时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 当自我认同感收到威胁时,我们会特别积极地通过最快捷的合理化或否定化来平息令我们感到不安的证据。 比如说,我认为自己一直生活健康,当同事指出我喜欢吃油炸食品对身体不好时,我可能会极力否认“没有啊,我很少吃油炸食品的。” 我们一生都在为自己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让这样的小事危及这一点是可耻的。 我们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技能和决心,然后把失败归咎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 因此,我们对“认知失调”的默认反应是合理化和否定化,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自我辩解”让我们跟特定的“自我形象”相吻合。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这么做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谎言会催生更多的谎言。对于我们说的真话,我们不需要再做多余的工作,但对于谎话,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圆谎” 合理化和否定化维护了我们的“自我形象”,但却以欺骗自己为代价。如果不了解我们的外部行为与我们的内部愿望不符这一点,我们就没有动力改变。我们自己也会重蹈覆辙。 当然,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倾向,并努力正视自己的问题。#
#今日的文案#
#第53天 人生最没有意义的事就是证明你是受害者#
#成为NPD的白月光,不如让他们成为你的过去#
#没有朋友吗?#
#五岁女孩的妈妈觉得独自带娃很心累#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23910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65226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88139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21968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1729个回答
#个人成长#
5248088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5649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58584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80929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54311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36"
赵东伟
持证9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 北京
咨询
101
人
评价
15
条
复购
45%
58"
梁春霞
持证9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山东 济宁
咨询
368
人
评价
55
条
复购
51%
31"
冯继舟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山西省 太原市
咨询
387
人
评价
182
条
复购
75%
39"
济宁
持证15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 北京市
咨询
3
人
评价
0
条
复购
33%
48"
刘芝
持证7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陕西 西安
咨询
388
人
评价
178
条
复购
7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