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杜娟
问
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再去反复谈论有意义吗?这非常有意义!客观现实是外在的发生,心理现实是内在的发生。 当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时,一个人的发展就很容易陷入停滞,甚至会倒退。 常常是客观现实早已经发生,但心理现实还远未抵达。那些未抵达又不得不被现实强行抑制的内在能量,很容易让人陷入抑郁。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哲言智语:#
#抑郁的人,太容易恨自己,没法恨这个世界#
#孩子有坏情绪,怎么办#
#改变,从自己做起#
#教育的本质#
#心理咨询之美#
#谁还不是个宝宝#
#一名好的心理咨询师具有宗教家和哲学家的情怀#
#(四)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是三种相辅相成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面临着更多环境的改变,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还包括个体的内部环境,这客观上要求中小学生必须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环境适应不良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会使学生受挫,这就要求中小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而面对挫折应该如何处理,这就涉及调控自我的能力。 变化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个体的内部环境。这里的自然环境指的是与学生相关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环境,例如,随着社会开放度的不断提升,有些学生会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的学校学习,这些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改变对学生来说就是自然环境的改变;社会环境指的是整个社会的风气、习惯、思想等方面,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接触最多的是学校范围内的社会环境,如学校的校风、班级的凝聚力等;个体的内部环境指的是个体思想层面的特征,如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不断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如果对环境适应不良,便会遇到挫折,例如,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如果对新的学习环境适应不良,便会产生学习成绩不佳、人际关系不良等诸多后果,从而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尽管挫折对于个体也并非没有积极意义,例如,通过对挫折的反省和总结能够积累相关的经验,挫折也可以激发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并磨砺学生的意志;但长期体验挫折也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即提高学生的逆商。同时,面对挫折,一方面要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他们学会调控自我,通过对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来克服挫折的不利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将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具体目标之一。#
#为什么我的被否定了#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48070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75959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92882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25888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3782个回答
#个人成长#
5303569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7496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2890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92135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65218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12"
杨凌云
持证11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天津 天津
咨询
18
人
评价
0
条
复购
22%
23"
高翔
持证15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河北 石家庄
咨询
35
人
评价
5
条
复购
54%
46"
孙荣艳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天津 天津
咨询
32
人
评价
4
条
复购
34%
53"
李良敏
持证1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 沈阳
咨询
46
人
评价
10
条
复购
52%
28"
刘越
持证7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湖南 长沙
咨询
114
人
评价
22
条
复购
4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