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动态
问答
文章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刘世淑
问
一个家庭最大的富有是有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培养这样的孩子要注意三点: 第一个叫安全感,来自于0~3岁妈妈的养育 第二个叫归属感,是3~14岁父亲的功能,包括给孩子建立规则。 第三个叫价值感,价值感缺失的孩子会向外求认可求关注,吹牛炫耀,打鼻环,纹身等。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0~3岁、3~7岁、7~14岁、14岁到18岁,我们把它称之为人格转折期,如果孩子安全感缺失,归属感缺失,价值感缺失,他内在就是一个乞丐。就会出现依赖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偏执型人格等等。
写回答
提交回答
相关问答
#个人成长的开始~#
#情绪的话题④#
#第416天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传习录》中记载,有人就“有所怨恨”一说向王阳明请教。先生指出:“像怨恨等情绪,人的心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一点也不可以有罢了。当人怨恨时,即使是多想了一点,怨恨也会过度,这样就不是心胸宽广无私了。因此,有所怨恨,心就以难保持正直。如今,对于怨恨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心中不存一分在意,那么心胸自然会宽广无私,从而实现本体的中正平和了。”意思就是说,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所以,对于这个世界的种种, 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实现真正的豁达。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阳明讲,不要着一分意思,就是要开阔胸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广阔,拥有宽广的胸怀,我们便能在其中自由地翱翔。 有句话不是说吗?如果不能改变世界, 那么就改变你自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不是让你去顺应世界,同流合污,而是培养自己阔达的心胸。允许自己看不惯的, 不喜欢的人存在, 但是也不会被他们所改变。 心胸狭隘只会给人带来无穷祸患,而心胸宽广则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慰藉心灵。无论是为了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争取到发展的机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世。只有时刻保持宽广的胸怀,心存一份豁达,才能放下怨恨,重拾笑颜;才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共同进步。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心中的豁达就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心理咨询是支持,是阶段性补偿,而非替代#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努力渡过难关#
#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白是黑的光,黑是白的影#
1个回答
#除了爱还有……#
1个回答
#经历让我们学会#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63939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82456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96076个回答
#我需要心理咨询吗#
1028578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5186个回答
#个人成长#
5339499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8648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5647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99795个回答
#一句话描述你现在的心情#
1371947个回答
推荐咨询师
31"
冯继舟
持证8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山西省 太原市
咨询
388
人
评价
183
条
复购
75%
31"
贾艳宇
持证14年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黑龙江 大庆
咨询
300
人
评价
302
条
复购
71%
59"
郭敬峰
持证12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海南 海口
咨询
3
人
评价
0
条
复购
0%
26"
王薇
持证9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 北京市
咨询
6
人
评价
1
条
复购
66%
50"
景艳梅
持证16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天津 天津
咨询
33
人
评价
4
条
复购
5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