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源于对"缺陷自我"的认知。追根溯源,羞耻感是童年困境的痛苦遗留,是最强有力,最不被人理解的情绪。这种情绪迫使我们过度依赖心理防御机制。
什么是羞耻?它不只是一种感觉。它综合了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比如低头看着地面或者脸红)、可预测的行为(比如对别人隐瞒或者退避)、不舒服的想法(比如"我很失败")以及精神绝望等。时间久远的创伤性羞耻,如果没有得到好的引导和治愈,甚至会"恶性内化",内化即意味着自己就能够激发并经历羞耻感。事实上,无需任何人际交往就能引发羞耻感,脑海中浮现的自我评判、失败感以及被排斥和被羞辱的回忆,就足以計羞耻的感受和记忆不断涌现出来。
所以化解羞愧感的过程,其实是与真正的自我联结的过程,(可能需要咨询师或好的引导者)帮助我们看见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且你会发现,越是敢于对自己诚实,我们就会越有勇气,活得也更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