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老师,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我一到做的时候就不行。 心理解析:我从两个视角来分析 。 一是东方心学,即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的角度 。阳明先生认为:知道就能做到。阳明先生的知是良知。他认为每个人生来本自具足。良知就在自己的心里,但人们被凡尘事物蒙了心,良知无法发挥,做法就是修行自己。他举例说:孝顺父母本身是良知。但有人说,做不到,那么,他就没有达到“知”。一旦达到了,就一定自然而然的做到。因为知行合一没有先后是同时发生。做不到就是修行不够。 二是从西方心理学角度,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个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注重快乐的满足,不辨别是非。超我是道德良心,非黑即白。自我是调整本我和超我适应现实生活。弗洛伊德认为,人是受力比多或性动力驱使的,一旦被压抑,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歇斯底里或精神分裂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超我比较大。不允许有太多本我。儿童的本我比较大,但被压抑了。感觉不到被满足,被认可。成年后,本我未被满足的空洞也长大了。很多看起来不符合超我的行为,都是在以让自己自责的方式来呈现。所以无论,超我知道什么,都会在本我面前败下阵来。知道而做不到。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个人成长:从我们东方心学的角度,就是去修习自己。把自己心灵的尘埃慢慢清理。致良知,就是多去帮助别人。无条件的,慈悲的。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就是做内在小孩的疗愈。不断的通过成长经历去看见自己的期待,需求和爱。让自己的本我,超我和自我和谐统一。 做了个人成长,就很容易实现“知道即可做到”。 让我们一起走进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