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对于关系非常亲近的人,人们总是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对方。人总是以自己为基准,希望对方符合自己的期待,因此想要完全理解别人,自然是一件难事。适当关怀他人是必要的,但过度在意他人,有时候可能会伤害到自己。 即便尽量客观,我们对于亲密的人的期待也总会带上自己的价值标准,很多时候自己想着“我明明是为了他好,为什么他总是不领情?”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也并没能真正完全理解对方。有时候你以为的关怀和在意,也可能对对方是一种伤害,想要完全理解别人,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是会让自己受伤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被定义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格类型,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这样人格的人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常常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缺乏界限和原则,习惯性主动道歉、迎合他人、没有自己的原则、不懂得拒绝、害怕给别人添麻烦、默默承受、内心自卑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等。 适当关心别人的感受,是善良的美好品质的表现,但是太过在意别人的感受,甚至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那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卑微的讨好,而你也会变成可以任意欺负的对象。 所以,别太在意别人怎么想的,是不是因为你的拒绝受伤,先想想你自己是不是因为没有拒绝而受伤吧!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才不是什么好事情! 愿你永远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你要知道,只有保障好自己,才能顾及他人。

       对于关系非常亲近的人,人们总是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对方。人总是以自己为基准,希望对方符合自己的期待,因此想要完全理解别人,自然是一件难事。适当关怀他人是必要的,但过度在意他人,有时候可能会伤害到自己。

        即便尽量客观,我们对于亲密的人的期待也总会带上自己的价值标准,很多时候自己想着“我明明是为了他好,为什么他总是不领情?”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也并没能真正完全理解对方。有时候你以为的关怀和在意,也可能对对方是一种伤害,想要完全理解别人,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是会让自己受伤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被定义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格类型,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这样人格的人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常常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缺乏界限和原则,习惯性主动道歉、迎合他人、没有自己的原则、不懂得拒绝、害怕给别人添麻烦、默默承受、内心自卑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等。
       适当关心别人的感受,是善良的美好品质的表现,但是太过在意别人的感受,甚至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那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卑微的讨好,而你也会变成可以任意欺负的对象。
所以,别太在意别人怎么想的,是不是因为你的拒绝受伤,先想想你自己是不是因为没有拒绝而受伤吧!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才不是什么好事情!
       愿你永远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你要知道,只有保障好自己,才能顾及他人。
1温暖
相关问答
#第240天 改 变 坏 习 惯 我们每个人都会受不良习惯的困扰,很多人也尝试过去做出改变,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在一次次的挫败后,不少的人会觉得习惯是没法改变的。 你可能心里会说,“我知道天然的食物确实对我的身体有好处,但是我已经习惯了经常吃泡面和炸鸡,我该怎么办呢?”如果真的想要改变你的习惯,是有办法的,那就要学会用健康的习惯来替换不良的习惯。  我们的习惯回路,常常是由三个阶段组成,分别是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想要改变,我们需要的就是打破旧的习惯回路,建立新的健康的习惯回路。具体来说,你要用一个新的惯常行为来代替旧的行为。 当你看到一个泡面的广告时,它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引起你的食欲,这个方式就是对你的一个暗示。紧接着,就到了惯常行为,也就是我们最通常会采取的行为。你可能就会收到暗示的激发,会去买一碗泡面来吃。在你完成惯常行为之后,自己好像得到犒劳一样,吃了泡面使得味觉得到满足,也能使肚子感到充饥。 如果你认识到了吃泡面是不健康的,想改掉这个习惯。那么下次产生食欲的时候,你可以提醒自己不必去吃泡面,而是去吃一个新鲜的苹果。这样一来,你就建立了新的习惯。你收到暗示引起食欲,采取了吃苹果的行动,自己仍然感到能量得到补充和尝到新鲜味道,这就是改变习惯后,所获得的犒劳。在这个新习惯里,习惯发挥作用的回路并没改变,在只是在选择的对象上发生改变而已。 所以说要想摆脱坏习惯的影响,就要从“惯常行为”入手,通过建立新的惯常行为,能更容易地把健康的习惯替换不良的习惯。# 1个回答
相关话题
#感情那些事# 3832294个回答
#人际关系# 1768786个回答
#压力太大怎么办# 1189737个回答
#职场二三事# 382271个回答
#个人成长# 5268569个回答
#抑郁求助# 356182个回答
#焦虑怎么办# 660081个回答
#心理咨询# 1485007个回答